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电动自行车肇事按非机动车判赔 电动车违法照罚

2007/10/11 北国网 阅读:3525

据沈阳日报报道 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加,驾驶电动自行车肇事的情况也多了起来,电动自行车属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的争议不断。10月8日记者从市法院获悉,该院审理的一个最新判例确认,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

骑车被撞

机动车方负全责

2006年11月19日14时,一辆出租车在大东副食门口突然停了下来,乘客准备下车。这时,跟在出租车后面的一骑电动自行车人娄某措手不及,两车发生交通事故,致娄某手指骨折,住院治疗102天,支出医药费7884.2元。

该案经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大东大队处理,认定出租车司机开车门下乘客时,妨碍其他车辆通行,在此次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娄某骑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在此次事故中负次要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结合交警部门责任认定情况,出租车一方应负事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娄某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案发生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之后,应适用该法有关规定,权利人可直接要求向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赔偿。一审法院判决保险公司给付娄某医药费、误工费等共2万元。

法官说法

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

宣判后,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称:电动自行车属机动车,机动车之间肇事应按交通事故的责任比例确定民事赔偿责任。但市法院于近日维持原判。

主审此案的市法院民一庭法官告诉记者,鉴于本地区行政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并未实行以机动车的管理方式的实际情况,故在交通事故中不应对该种车辆按机动车对待,电动自行车应属非机动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的规定,如果机动车一方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即使非机动车一方具有一定的过错,也不能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机动车方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只是负次要责任,非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则可以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如果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一方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本案中,交警部门依据现场勘察情况认定,驾驶出租车一方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因此,原审判决认定由机动车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并无不当。(周贤忠 )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