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在即,面对矿石现货进口价格和海运价格的涨声一片,分别代表钢厂和贸易商利益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终于亮出“撒手锏”,宣布从明天开始,正式实行铁矿石进口合同备案制。与此同时,在昨天召开的“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期间,新年度长期矿石合同涨价似乎已成共识。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与三大矿山巨头的谈判将在11月下旬举行。另据记者了解,目前代表中国谈判的宝钢集团也已确定了新年度谈判的首席代表,为宝钢集团原料采购中心原料一部总经理丁守虎。
为了为中方的谈判增加砝码,对铁矿石进口的调控措施也在昨天正式宣布。罗冰生透露,从11月1日开始,将实行进口铁矿石合同信息上报制度,对进口铁矿石企业的资质、进口铁矿石的流向等实行信息上报登记。
上述措施事实上就是中国钢协和五矿化工商会之前力推的铁矿石进口备案制。早在去年底,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就在京联合颁发了《2007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关于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和备案制的意见》两个文件,以求进一步整顿规模进口及国内铁矿石贸易秩序。
而就在上个月,五矿商会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2007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名单,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再减6家。在资质名单确定后,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和备案制也就可以逐渐推广。
“实行进口铁矿石合同信息上报制度后,将有利于规范我国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防止违规违法贸易行为的发生。”罗冰生昨天告诉记者。
虽然印度铁矿石因成本增加而涨价的趋势不利于中国参加谈判。不过,中国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出台相关调控措施,以平抑铁矿石现货价格,从而为谈判增添砝码。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出台明确措施稳定进口铁矿石现货市场,完全是为11月开始的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作准备,目标就是让现货价格回落。
今年1~9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79.72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上升16.98美元/吨,上涨27.06%。平均到岸价也呈逐月上升趋势,9月到岸价91.11美元/吨,比1月上升21.06美元/吨,上涨29.99%。
今年1~9月,我国进口铁矿石28404万吨,同比增加3690万吨,增长14.93%,进口数量和同比增幅出现大幅波动,进口量最高的1月份和最低的6月份相差894.22万吨,这与还有众多钢厂在现货市场盲目进口有很大关系。
另外,即期合同海运费大幅上涨也是铁矿石到岸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年10月16日,即期合同巴西至中国港口运价达88.292美元/吨,西澳至中国港口38.114美元/吨,“这种海运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是不正常的。因为货主相对分散,即期船的比重过大,这也与分散的钢厂在现货市场进货有关。”罗冰生指出。
相关
CVRD:跟上中国的增速很困难
陈姗姗
这一年来铁矿石价格和海运费的涨势,已经使巴西和澳大利亚矿山公司要求2008年公开价大幅上涨,各机构、银行也纷纷看涨2008年的铁矿石价格。
在昨天的会议上,三大矿山巨头之一的巴西CVRD执行董事Jose Carlos Martins指出,中国在以“大跃进”的方式增长,钢铁产能可能接近5亿吨,钢铁价格也在持续增长。他们一直在增加投资满足市场需求,但中国钢铁业的增长太快了,跟上中国的增速是很困难的,如果他们不增产,矿石价格就不会降下来,这就是市场。
而澳大利亚矿山企业力拓铁矿中国业务总经理胡士泰更是指出,中国市场上从印度进口的现货铁矿石和国内矿山的矿石占据了四分之三,它们的价格都远远高于力拓所提供的长期合同价格。
此前,为了把与巴西矿的距离优势变为实际的经济好处,澳大利亚的矿山企业就曾试探性提出,要求新年度矿石合同加收海运附加费,或者以到岸价(包括海运费)签订长期合同,不过,昨天罗冰生明确指出,参与全球铁矿石对话的买卖双方需奉行基本原则及全球惯例,例如,合同价格应以离岸价格为基础。他表示,不赞成以到岸价格签订长期合同。
不过,罗冰生也预测,2008年全年的铁矿石进口量还可能增加约10.8%,达4.1亿吨。
因为中国2008年预计生产粗钢5.3亿吨,较今年还要增加10.4%。
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已给钢铁企业造成了成本压力。新日铁公司原材料二部总经理Fujiwara Shinichi昨天对记者表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大量的成本,而钢价却表现平平。而昨天宝钢三季度报也显示,今年7~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49.68%。
“明年铁矿石涨价似乎已经成了共识,但涨多少大家都还看不懂。”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刘玉瀛告诉记者,关键还要看四季度国际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