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小企业突围各路网络营销策略

2007/12/11 阅读:2974

对于网络营销,笔者进行了长期的思考、查阅了众多资料,跟踪了业界发生的一些案例,同时针对一些产品与网站进行了程度不一的实践与操盘,对可资采用、操作相对方便灵活的网络营销方式有一定把握,并且对各类网络营销工具与手法的投入产品比进行了一些指标上的评判。

一、经典营销的新应用

无论是传统营销,还是新经营,一些基本的理论、工具或者手段往往是通用的,比如话题营销、事件营销、口碑营销、一对一营销、数据库营销等,在新营销体系及案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甚至是作为核心点发挥作用。

二、依托互联网展开的营销

互联网自进入中国发展到今天,网络营销所呈现的形式、依托的工具及投递的通路都有所变化,但任何一种应用都保持沿用至今,从最基础的品牌网络广告、外部链接、网络广告联盟,发展到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展开产品销售以及厚积而勃发的搜索引擎营销,再到已为众多企业所熟知而使用成本极其低廉的邮件营销,以及尚未得到普及应用的分类信息平台、电子杂志营销、博客营销、网络社区营销、无线营销等,营销种类、工具与通路越来越丰富与多样化。

搜索引擎营销:据CNNIC《2007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显示,44.71%的网民经常使用(每天多次使用)搜索引擎,每天使用一次搜索引擎的用户也占到17.2%,也即每日使用搜索引擎用户数高达61.91%,意味着已有超过半数的网民开始依赖搜索引擎的使用。基于这种用户基数及构成,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企业市场推广的重要营销工具。

主要包括:登录百度、GOOGLE、雅虎、搜狗、爱问、中搜等搜索引擎与新浪分类目录、雅虎目录、搜狐分类目录等目录网站,以及由关键词分析、搜索引擎排名优化与维护、搜索结果页位置竞价等营销形式构成的搜索引擎优化与营销服务。

目前这种营销方式由于效果的相对可测与服务商的大力推动,在中小企业中获得了一定的应用,比如据百度Q3财报,其已拥有14万多家企业客户。

品牌网络广告:品牌网络广告是一种出现较早的网络营销手段,面向访问者强制推出,其呈现形式包括通栏、文字链接、流媒体、图片、对联等。目前品牌网络广告为新浪、搜狐、网易等综合门户与硅谷动力(enet.com.cn)、太平洋电脑、和讯等各行业垂直门户所垄断,一些中小企业网站难以争夺到订单。

外部链接:外部链接一般意义上是指其他网站连到本网站的链接,外部链接对于网站知名度扩散、搜索引擎针对网站的关注与收录、PR值的提高等网络营销重要指标颇有益处,同时,增加外部链接的过程相当于展开规模化外事活动与市场合作的重要基础。这种营销方式比较初级,一般而言诸多个人站长喜欢采用,在企业整体的营销策略中只作为基本的一环而存在,而非关键性要素。

网络广告联盟:这种形式一直是个人站长们获得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相当于由众多网站组成一个联盟体,然后由联盟发起者根据各个组成站的特点分发广告,可以视为互联网上的一种分众媒体。如后来兴起的知名度较高、运作非常规范的窄告也是其中一种。这种网络营销采取按效果付费的机制,已为各类企业接受,大中小通吃。

电子商务与分类信息平台营销:典型的例子,阿里巴巴、慧聪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商铺及其打包服务(如诚信通、买卖通),通过这种虚拟商店的形式促成销售,当然通过付费获得优先一点的位置,引起的效果更好,或者是锣鼓网等新兴起的商业搜索提供的“电子商务+搜索”的组合营销服务。紧接着兴起的分类信息,也在推广上做起了文章,基础是众多用户免费发布房屋、求职招聘、二手等一类生活信息,然后服务商们开始推出显著与优先序列位置的付费服务。这种营销目前尚未形成规模,也未获得广大企业主群体的认可。但生活信息的有效率、转化率或者说成交率相对较高,比如二手电脑的买卖,一般都能通过分类信息平台找到买主或找到卖主,既提供了方便,也促成了交易。

邮件营销:邮箱的普及性应用与传统DM直邮的结合,便催生了邮件营销这种迅速普及的营销方式,邮件营销既可以许可邮件展开,也能以非许可邮件为辅,随着消费者权利意识的增强及信息的泛滥,目前许可邮件营销已占据主流,典型应用于会议培训、机票、鲜花、酒店、旅游线路等产品与服务的营销上,这种营销方式同时可以帮助实现市场调研、客户服务、传播品牌等营销目的,并可直接用作行销工具,行销任何产品与服务。

电子杂志营销:在2005年迅速串红的全新媒体??网络杂志,以最炫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众多网民的青睐,在短期内,迅速聚集了一个庞大的阅读群体。而以此为基础,网络杂志凭借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细分化的目标受众,相对精准的传播方式,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渠道,但其企业的接受度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商业群体并没有成熟的电子杂志阅读习惯,二是企业自己制作电子杂志,进行许可邮件与电子杂志组合性营销,其成本较高,不易操作,难以持续展开,三是如果借用第三方电子杂志平台,如ZCOM、XPLUS等,但其收费标准并不为众多中小企业接受,而效果评估体系缺乏市场与应用考验。

博客营销: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博客在2004年已受到关注,2005年开始不断有企业参与应用,面向品牌推广、公关传播、消费者分析、客户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据百度公司2006年底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发展报告》,截止到2006年11月3日,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达到5230万,博客(Blogger)用户数达到1987万,平均每个Blogger用户拥有约2.6个博客,博客站点数和博客用户数均比去年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人均拥有博客数与去年相比也略有上升,说明博客的影响力正迅速扩散。

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专业服务机构赢道pushway认为,博客营销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营销工具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主要在于其体现出的多种价值:开辟了新的营销与影响力传播通路;通过博客内容增加搜索引擎可见性;低成本展开受众调研、访问与分析;低成本推广企业门户、产品与服务;推行得力的博客营销将分担部分广告投入;通过博客加强与客户、用户、目标受众群体、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竞争优势,减小被竞争者超越的潜在损失等。

但据赢道观察,这种营销工具尚未作为一种必要性的营销策略纳入到更多企业的营销计划中,但其普及应用的趋势却是明朗的。

网络社区营销:网络社区是网上特有的一种虚拟社会,社区主要通过把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集中到一个虚拟空间,达到成员相互沟通的目的。据CNNIC统计,43.2%的中国网民经常使用BBS、讨论组,应用普及度超过即时通讯,仅次于Email。另据艾瑞数据的调查显示,现在网民停留在三大门户网站上的有效浏览时间只占其总上网时间的19%,其余大量的时间都是消磨在社区类网站上,诸如专业论坛(BBS)、博客(Blog)社区服务、讨论组、聊天室以及交友社区等。

同时随着网民基数的庞大及持续增长、互联网使用与消费习惯的逐渐成熟,网络社区逐渐显示出强大的营销功能。通过网络社区这个平台,企业可以更大范围搜索消费者和传播对象,将分散的目标顾客和受众精准地聚集在一起,每个消费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品牌产品的销售人员,消费者之间的经验传授、使用感受分享都可以影响另一批消费者,利用新的互联网通路与工具形成口碑传播效应,并且在日趋明显的消费模式(需求?搜索?行动?共享)中实现及时信息传输和回馈,促成某种传播与销售行为。

根据已操作过的案例及长期以来的观察、分析,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服务机构赢道认为,虽然目前已有奇虎、大旗等社区聚合类网站推出社区营销服务,但尚未形成规模,也并未实现如同品牌网络广告、搜索引擎营销这样的规模。对于用户而言,这种平台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网民整体构成的分布存在严重失衡,绝大多数传统行业从业者还并未养成互联网使用与交易习惯,何况分流到社区(BBS)的群体数量,估计这个数量更少;同时这种营销体系还需完善,需要做出更多的案子,进行更广泛的市场传道,以便推广应用。但在近一两年内,社区营销作为一种独立的营销手段,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或许汽车、地产、快速消费品一类的企业可能会在社区上采取一些策略,然后就是一些大型企业进行网络公关时,社区将成为他们选择的一大对象。

无线营销:之所以提到无线营销,主要是考虑到移动互联网的缘故。无线营销是基于移动通讯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络,通过手机、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脑或其他专用移动接入设备而展开的营销,相当于有线网络营销的一种延伸,这种营销能够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做任何事情(anything),接收到任何信息。目前已有短信平台、移动办公、移动电子商务、WAP、移动咨询等应用,除短信平台的泛滥成灾,其他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众多服务商或者观察者、评论员、媒体鼓吹得欢,但能够催生出成熟的体系、实现规模化应用,并且能够出现大众知名度较高的标杆企业,非一两年内的事情。

而基于话题营销、事件营销、体验营销等基本上的营销思想,依托博客、社区、区域门户联盟、电子杂志、邮件等平台与通路可构建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体系,针对这种营销手法,专业机构赢道一直在做多方面的研究与尝试,其认为,分享、体验、互动、精准、可衡量等关键词已成为考量某种营销策略与方法可行性的风向标,而上述五大指标在产品上市、区域市场开发、全国市场拓展、影响力扩散、知名度传播方面正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按照这种“整合性构思”,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营销传播服务商需要针对每个行业、每家客户企业的每种需要推广的产品构思多个可供选择的事件、话题及活动主题,作为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导火线”,只待“导火线”设定、规划并安装完毕,即组织写手、用户、客户企业员工撰写产品体验分享、观察、评论、报道、心得等方面的文章,设计人员与程序员设计开发出用于通路投放的图片广告、QQ表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