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紧张、油价上涨以及环保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已成为一种趋势,绿色汽车的概念已深入人心。
在此形势下,采用除汽油外的其他能源已成为2007年汽车产业的一大热点,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大了在环保、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发力度。2007年,各种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新技术、新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代用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4种新能源汽车更是亮点纷呈,大放异彩。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于2007年拉开了帷幕。
混合动力汽车成概念先锋
2007年,既能降低油耗又可实现环保要求的混合动力汽车被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企业看好,俨然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先锋。
3年前,当丰田发布在华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时,业界还普遍持怀疑态度;3年后,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争相推出的“表态车型”,不仅三大跨国汽车集团积极推出样车,我国本土汽车生产企业也不甘示弱,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合资企业更是借助外方母体公司技术上的优势捷足先登,各方一致看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方向。
业内专家指出,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对未来的汽车市场发展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因为理论上说任何一种能源都可以通过“混合的方式”使汽车达到环保与节能效果——混合动力汽车的原始能源可能就是汽油或柴油,也可能是氢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而混合方式则包括并联、混联、轻度混合、串联等多种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说,混合动力汽车的横空出世是汽车节能环保概念的先锋,不过与其在概念上的“诱惑力”相比,混合动力汽车的购车成本比较高是一大软肋,一般比同级车型高出5000美元左右。以目前国产的一汽丰田普锐斯为例,由于国产化率较低,其价格基本等同于进口车。
代用燃料汽车命运多舛
在4种新能源汽车中,代用燃料汽车是变化最多的一种。据了解,我国在1999年启动“清洁汽车行动”攻关项目时,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技术路线很大程度上锁定了代用燃料汽车。一时间,各家汽车生产企业开发和研制的液化石油气(LPG)汽车、压缩天然气(CNG)汽车等甚是“流行”。2002年年初,以消化近百万吨“陈化粮”为目的,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黑龙江和河南部分城市开展乙醇汽油试点工作,2005年3月又在部分地区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但无论是LPG还是CNG,最后都由于石油气和天然气的涨价及该类汽车产品的某些性能无法突破而未能大规模推广。而乙醇燃料的大规模推广,也因最终可能引发“与民争食”的后果而备受争议,为此国家在2007年明确要求以非粮为主,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
燃料电池客车率先投入示范运行
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惟一的排放物是水,能真正实现汽车“零排放”,因此,几乎所有的汽车巨头都不惜花费巨资研制这种新型能源汽车。2007年,在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因燃料电池的成本仍然很高,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路途还很遥远。
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公共交通用大客车空间大,便于燃料电池动力源的布置,市区行驶道路状况较好,车流速度不高,加速、爬坡能力要求没有其他汽车严格,且定时定线行驶,便于建立集中加氢及维修设施,并有专人管理,因而是燃料电池理想的应用车型。
燃料电池客车也是国际上首先投入示范运行和商业化运行的燃料电池汽车。在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研究起步阶段,系统集成度尚不高和氢能加注设施尚不完备的条件下,能量混合型燃料电池公交客车是可能首先推广应用的燃料电池车型。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都提出要批量使用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汽车,这为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批量试制、示范运行提供了极好的机遇。通过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示范运行,将带动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发展,推动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产业化进程。
纯电动汽车最具竞争力
在众多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技术方案中,电动汽车由于具有效率高、能源不依赖燃料、在使用地点“零排放”等特点,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技术。目前,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等3种。而比较3种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更加明显。纯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燃油机,噪音低、无污染,电动机、油料及传动系统少占的空间和重量可用以补偿电池的需求;同时因使用单一的电能源,电控系统相比混合电动车大为简化,既降低了成本,又可补偿电池的部分价格。而且,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可以在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平抑电网的峰—谷差。对用户而言,利用分时计价的廉价“谷电”,只要花2-3元电费就能省下50元的油费。此外,纯电动汽车在技术上也具有明显优势。3种电动汽车都有一些共性、关键的技术,但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更容易实现,是电动汽车的基本技术。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纯电动汽车对国家、对电网、对环境、对用户,都是利益多多。不过纯电动汽车虽然在2007年攻克了电池等技术难关,相关的技术检测标准体系也日趋完善,还得到商业化的推广应用和批量出口,但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化还要克服诸多因素的制约。(王海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