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以来,股指不断下挫,不难发现,引领恐慌气氛的力量主要来自金融股,而金融股的下跌主要来自巨额再融资诉求以及即将到来的包括招商银行(600036.SH)和中国平安(601318.SH)等大量限售股解禁。这是金融股给市场出的两道题,如何解答这些难题对股指走势至关重要。
巨额再融资乱了市场方寸
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称,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这是中国证监会首次对市场关注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作出明确回应。昨日股市高开低走,盘中一度创出近7个月以来的新低4123点,尾盘上涨45.65点,涨幅1.09%。
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再融资议案,按照当时发布公告的股价,再融资额最高近1600亿元,这是A股市场目前最大的一次再融资议案,中国平安股价当日跌停,迄今为止的一个月左右时间,中国平安下跌幅度超过30%。而浦发银行(600000.SH)突如其来的欲融资400亿元的传言,也让浦发银行当天处于跌停,盘后浦发银行公告承认“正在研究”实际上已经说明消息提前走漏,只是具体方案和融资规模没有定论,公司股票在5个交易日的时间下跌了20%。上证指数受拖累连续下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累计跌幅达到18.19%。
我们发现,将上市公司融资称之为“圈钱”这一A股市场特有的名词近期不断见诸报端,而该名词几乎已消失了3年之久。
此次再融资之所以引发市场动荡,此前也有很多文章对此进行讨论,在此不赘。但跌幅如此巨大,有几点原因,笔者认为值得深思。
为什么中国平安仅凭1000亿左右的净资产,就希望融资最高达到1600亿元?这当然会被市场认为是“狮子大开口”,同样的浦发银行净资产280亿元左右,如果融资额为400亿元,远超净资产的融资恐怕也只能让投资者用脚投票。
此外,同样以中国平安为例,其再融资具体的用途语焉不详,投资者无法判断募集资金所投资的项目是否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影响。在当前产生的空前压力,事后的盈利预期却不确定的情况下,与其反复猜测公司可能要实施的动作和可能带来的盈利,不如直接抛售股票,这就是投资者最简单的反应,已经和理性还是非理性无关。
因此,近日监管层回应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在明确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前提下,希望上市公司在作出再融资决策前,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筹资规模和筹资时机,慎重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
应该看到,监管层已经充分表达了对通过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尊重,上市公司为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融资也无可厚非,但在新兴加转轨的A股市场中,机制的健全和法制的建设都在不断完善当中。笔者认为,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如何来细化规则,比如在市场内部运行机制尚不成熟之时,可以具体规定再融资额度。这样,不仅为那些巨额再融资设限,同时也能使传言止步于规则之前。
此外,在时机成熟之时,将现行的核准制发行转变为注册制发行,像境外成熟市场那样,上市公司可以真正做到择时、择机以最短的时间发行证券,从而避免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在目前核准制下,再融资议案从董事会到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再到管理部门的审核批准,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以此也可以理解中国平安即使已经锁定了参股或者收购的目标公司,也无法在融资尚需时日的情况下,提前宣布具体的计划。
招行、平安解禁潮考验
如果说再融资已经是金融股给市场出的第一道考题,那么即将大量解禁的限售股则成为第二道考题。
招商银行25.32亿股限售股今天解禁,中国平安31.21亿股也于3月2日开始流通,从流通量上看,这相当于在市场增加了半个招行和3个平安。按照昨日收盘价格计算,仅仅该两大金融股的流通市值将增加2892亿元,相当于沪市目前3天的总成交金额,如果减持额较多,市场将面临一次由金融股发起的现实版的大“抽血”。
金融股由于其占股指的权重极大,目前仅次于采掘业股,因此市场也极为关注,感受也更加深切。此前不断有限售股解禁,但对市场的冲击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当时的解禁潮正处于沸腾的市场中,流通压力被轻松化解,这里既有资金充裕的原因,也有限售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预期问题。
但市场不可能永远处于牛市的亢奋当中。而始于2005年4月29日的股权分置改革,将股改后的限售股流通设置为“锁一爬二”,即非流通股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至少在1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在上述期限届满后,持股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在12个月内出售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在24个月内不超过10%。
很显然,大量限售股的流通所造成的市场可能“失血”的风险被后置,解禁在公司股改后的第二年开始,到第三年之后开始不断集中。
目前市场正处于相对弱势状态之中,能否承接包括金融股在内的大量限售股流通,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作为监管层来说,针对股改限售股流通后置风险做到未雨绸缪,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
前后夹击下的大盘面临着一次大的考验,如何做到避免股指的剧烈波动,考验着所有市场参与方的信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