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还是昨天,你只是个蹬自行车、骑电动车、挤公交车的普通市民。然而今天,汽车却驶入你的生活,让你跻身为有车一族。有了私家车作代步工具,你会如何处理昔日的马路“战友”,是扔掉,还是送人?很多车友在买车之前总是想,有了私家车,就该马上处理掉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自行车和电动车。但现实生活中,买了车后,多数人却选择留下之前的那些代步工具。因为他们发现,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以及公交车搭配组合起来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私家车+电动车=便捷生活“自从自己有了车,生活就大不一样了,不管去哪里都方便的多,也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凌女士和老公都是做医药生意的,每天东南西北的跑,没辆车还真的不太方便,所去去年就下决心买了辆汽车。凌女士说买了车之后,去谈生意以及进药材就便捷多了,还能接送在杭州读大学的儿子。她同时也表示,汽车也有派不上用场的时候,“像有一次早上我开着车去买菜,斗潭菜场那边路很窄。菜农又将菜摊摆在路的两边,路就显得更窄了,路上又都挤满了买菜和卖菜的人,车子根本开不进去。”凌女士心想把车停在外面算了,但找了老半天也没在附近找到可以停车的地方,结果什么菜也没买就开车回去了。凌女士的爱人后来想到之前的电动车还能用,就像没车时候一样骑电动车去买菜,很快就把菜买回来了。
那次买菜的经历让凌女士体会到汽车也并非是万能的,之后每次出行前都会做一番考虑,看用什么车合适,像买菜这种情况,她就选择电动车。清明节去上坟,虽然有雨,但凌女士还是决定骑电动车去。“事实也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那天开车去上坟的人很多,路堵得很厉害,还是骑电动车快,没想到之前打算送人的电动车派了这么大的用场。”私家车+自行车=健康生活
像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很多车友都会在车里放一辆自行车,以防出现道路拥挤或是街道过于窄小,车子开不进去的情况。
在衢州也开始有一些人,习惯把自行车放在爱车的后备厢里,以备不时之需。相比之下,衢州的路况并不如大城市那般拥挤,很多人放置自行车,初衷是为了锻炼身体。家住巨化的黄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小黄今年25岁,他说:“很多老外都会在后备厢里放一辆折叠式自行车,或是把自行车架在车顶上,开着私家车到郊外或是山脚下停好,就开始骑自行车,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锻炼身体,现在我也这么做了。”
小黄一到周末或是节假日,便会约上一帮朋友开车去药王山、七里等风景区。到了那里便停下汽车拿出自行车,到处骑骑转转。注重健康的黄先生认为,有车自然方便很多,但车开多了对身体却没有什么好处,时常会出现腰酸背疼,脖子僵硬等问题。辅以骑自行车来适当减少开车时间,身体疲劳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自己也仍然很怀念骑自行车出行的学生时代,所以现在这种私家车搭配自行车的出行方式,让他觉得很舒适。私家车+公交车=俭朴生活
家住紫荆小区的苏阿姨家里有两辆车,夫妻俩一人一辆,但每天接送女儿,却选择坐公交车去。她说这是想给女儿做个好榜样,“女儿妞妞刚上小学,别看才小学,就已经养成攀比的坏习惯。原先我都是开车送女儿上学的,家里有两辆车,确实不需要办公交卡坐公交车。有一次女儿班里去春游野炊,需要把材料和锅碗瓢盆等工具拿到春游的地方,老师就问学生,有车的家长能不能帮忙运送一下。结果,小孩子都争着说家里有车,女儿没轮到,回家后一直闹情绪。打那以后,我就和老公商量,坐公交车接送女儿。”
苏阿姨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女儿懂得,不管什么都是来之不易的,要让她学会艰苦朴素。“女儿一开始很不情愿,说坐公交车,要等还要挤,很不方便,一直问我为什么不开车过来接她。我原来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但去年夏天,杭州一些城市在搞‘无车日’‘公车日’活动,提倡公交车先行,电视上都有在放。我就让她和我一起看那些新闻节目,告诉她私家车开多了会造成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慢慢的,她也接受了这一点。现在她还小,还是比较好教,就想以这种方式防治她养成爱攀比这个不好的习惯。”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