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走出自行车行业的怪圈

2006/6/8 中国质量新闻网 阅读:4370

近期有一个与自行车有关的案例。案例中,原告以自己新买的自行车刹车出现问题导致自己在一起车祸中受伤为由,将自行车生产厂家告上法庭。笔者关注的并不是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而是原告基于自行车质量问题的诉讼原因。与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在全国的发生率都非常高,到底有多少起涉及到类似于刹车失灵之类自行车本身的质量问题,笔者并未见到相关统计,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自行车本身的质量也是大量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

有一个调查结果也许可以支持以上观点。不久前,上海市质量技监部门对市场上的低价位自行车进行了一次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18种售价在117元~250元的低价位自行车中竟有17种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94.4%。报道称,本次抽查合格率如此之低,主要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些企业以价格来争夺市场。据专家介绍,一辆自行车由几百个零部件组成,而低价位自行车的利润一般仅为5元~10元。企业为赚取更大利润,往往采用质量低劣的零部件,结果造成低价位自行车的质量难以保证。

与自行车质量有关,另一个安全性问题也值得关注。自行车失窃作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其存在虽然最主要地取决于社会治安的不尽如人意,但车锁不牢靠这样的质量因素被归于失窃原因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许多偷车贼仅凭自制的简陋工具,就可以轻易地把自行车锁打开,这说明大部分自行车的原装锁形同虚设。

另据调查,有过丢车经历的人,在以后再次购车时,大都倾向于选择更低价位的车,同时选择一把在他看来可以增加其放心指数的并非自行车专用的锁。如果说自行车锁质量低下可以代表自行车整车质量的现实状况,那么,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用来买锁而不是买车的情况则表明,人们并不愿意在自行车上投入更多。

近年来,虽然汽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但自行车在我国的主导地位远没有被取代。调查显示,城市居民自行车利用率在各种交通方式中占74%,而在农村更是高达84%。事实上,我国的自行车也并不是“小车”经济,从产量、出口量到配套产业都是一个大产业。但自行车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在出口增加的同时,行业利润不断下降,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自行车产业陷入类似于“温州皮鞋”的怪圈难以自拔。

事实上,受种种因素影响,低档自行车目前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30%以上,近年来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一些地方,作坊小厂生产的劣质车冲击市场,很多正规厂家难以招架。这些小企业虽然技术力量差,根本不讲什么经营理念和商业信誉,但其生产的大量的质次价低的自行车却很有市场,从而挤占了正规厂家的份额,造成市场拥挤不堪,并引发行业内的不良竞争。

有业内人士呼吁,应从两方面规范自行车行业,促使其早日走出怪圈:一是自行车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发挥市场监督作用,规范行业内不良竞争,注意协调矛盾,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政策倾斜;二是企业要实行统一标准化生产,重视品牌效应和质量把关,学会引导消费需求,不能心存侥幸,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上相互团结,避免出现因非理性压价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