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外厂商都推出各自的新能源汽车后,一时间,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技术风生水起。但上周第六届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新能源和新技术的运用和产业化的前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新技术带来“二次污染”?
虽然零油耗零排放的电动车成为当前车厂追求的技术主流,但有专家提出质疑,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其废旧电池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怎么解决,是研发方还是厂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向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技术能解决废旧电池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问题,现在厂家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每公里的使用率。
在厂家看来,选择哪种技术更多是依靠自己的研发实力和所依托的市场情况。大众中国副总裁许健告诉记者,燃料电池在节能排污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解决技术的时间,比对纯电动车进行产业化更长一些。这两者在节能排污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政策缺失阻碍新能源市场化
对于中国汽车业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发展规划上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表示,未来发展的动力选择的问题,可能现在从政府来讲,还没有完全看清楚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还是鼓励多种动力一起研发。
但在国家持观望态度的同时,也带来新能源和新技术研发政策的缺失和标准的不确定性。
吉利汽车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国家没有出台汽车新能源运用和新技术标准之前,盲目发展这些技术具备一定风险。他指出,国内自主品牌都研发出甲醇燃料汽车,“但是在当前国家政策不明朗、燃料标准未出台的情况下,甲醇燃料汽车的市场化就不可能”。因此,他建议更多去挖掘现有发动机的技术潜能,提高其燃油效率。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