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电动车数量的激增,随之带来的交通隐患也日益显现。晨报一段时期以来,经常接到市民有关电动车应该规范管理的呼吁。去年12月30日,晨报以《电动车成马路新杀手,半年酿祸305起》为题,深入报道了电动车无序行驶的问题。次日,晨报又以《电动自行车“骑”入管理怪圈》为题,揭示了电动车由不能上牌→无法管理→行驶无序→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昨日,晨报报道又分析了电动车上牌管理的诸多问题。
满武汉跑着50万辆电动车,其中有40万都不合格!——市交管局副局长蔡青道出的数据,是电动车痼疾难以解决的症结之所在。
对于晨报连日报道的“电动车成为马路新杀手”问题,蔡青表示报道反映的问题很“在点”,这些年来,电动车问题确实已经发展成为武汉交通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蔡青说,根据国家关于电动车标准的规定,一辆合格的电动车必须满足4大要件——即“最高时速在20公里以内、电机输出功率在240W以下、整车重量低于40公斤、具备脚踏功能”。然而根据市交管局的调查统计,武汉目前城区内有上路电动车50万辆,合格的电动车只有10万辆。
“我们一直在计划给电动车上牌。但是一旦真正上牌规范,不合格的40万辆车怎么办?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蔡青如是说。
不过,电动车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根本原因还不在于40万辆不合格车没法处理,而是在于电动车上牌管理的权限迟迟没有落实下来。
蔡青透露,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电动车上牌管理的应由省一级交管部门审核批准,2004年,市交管局已经就此问题上报到省交警总队,但由于全国对电动车标准一直没有统一,因此如何上牌一直悬而未决。今年10月,我省道路交通安全实施办法开始施行,意味着电动车上牌管理制度的权限下放到市一级交管部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上牌制度,规范电动车管理问题。
蔡青表示,电动车上牌规范管理,有望在今年内解决。届时对于40万辆不合格的电动车,有可能将禁止上路。
的哥抱怨“电动车杀手”
“这不就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吗?”昨日下午3时许,在城市名人酒店五楼咨询现场,政协委员周艳拿着这几天的晨报,对身边人说。
“是啊,这个问题早该解决了。”政协委员陈石羡接话说。
实际上,在周艳赶往酒店开会的路上,就亲耳听到了市民对电动车问题的抱怨。原来,她坐出租车到酒店的路上,的士司机听说她参加“两会”,立马来了精神,向她谈起所遇到的交通问题。其中提得最多、反应最强烈的,就是电动车问题。
在的哥的抱怨中,电动车“无声无息、神出鬼没、任意穿行”是司机们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司机都有这种经历,车子开得好好的,突然斜刺里“杀”出一辆电动车,又没有马达声,又不按警铃。运气好的话,急刹车惊出一声冷汗;反应稍慢点,就撞上了。
政协委员开出“七药方”
其实,早在去年,周艳就提交提案《关于规范电动车管理秩序的建议》,她为此还和不少委员展开过一番调查,调查结果触目惊心:2007年电动车引起的事故达311起,致219人死亡,伤359人。
今年,周艳再次就城市交通管理问题提出提案,希望能尽快解决电动车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陈汉生等不少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电动车成为马路杀手”的问题。
针对电动车顽疾,委员们开出了几剂“药方”——
一、建立电动车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禁止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生产和销售及改装。
二、对电动自行车实施上牌登记制度。不合格车辆不准上路。
三、规范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且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四、电动车不得带人,12岁以下儿童禁乘。
五、穿越横向公路,必须下车推行。
六、可考虑对交通拥挤道路采取电动车限时通行制度。
七、严格电动车处罚制度,通过罚款、扣车、拘留等方式规范管理。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