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见过这样的狂人,入道仅5年,就扬言要用自己的电动车将通用、大众的百年武功彻底废掉。王传福用他另类的观念与行动颠覆着汽车行业的陈规与秩序,并试图从这种颠覆中打造出一个他梦想中的比亚迪汽车王国。
比亚迪坪山基地“六角大楼”的一层有一个展厅,摆放的展品有一块块的电池、各种手机外壳和内部的组件,还有整块的白车身,F8上用的硬顶敞篷,三款发动机以及气囊、车用氧传感器、倒车雷达、空调等等,所有这些东西,却只有一个制造商,那就是比亚迪。
“比亚迪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有很强的技术背景。”这是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这个13年前从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走出的年轻工程师现在已经是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老板,比亚迪国际和比亚迪电子两只股票的市值超过500亿港元,王传福的个人资产据估计逾45亿元,被称为中国的“电池大王”。电池大王突然“华丽转身”做起汽车,这在5年前还被看作一场闹剧和投资灾难,可现在王传福已在西安和深圳建成两大汽车生产基地,产能达50万辆,比亚迪F3也已成为自主品牌中销量最大的经济型轿车。
●收购汽车 比亚迪股票接连三天大跌
1995年,王传福怀揣着自己在电池方面的技术专利和从表兄吕向阳手中借来的250万元资金,只身一人南下深圳创业,在布吉镇开了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公司里只有他一个人懂电池技术。王传福以镍镉电池起家,仅过了半年,公司就发展到300多人。1997年开始生产锂电池,业务开始得到飞速发展,2002年,仅镍镉电池的产量就达2.5亿只,并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著名品牌的手机电池供应商。2002年7月,比亚迪在香港主板上市,创下了当时54只H股最高发行价记录,一举募集资金16亿港元。
有了巨额资金,比亚迪打算进入新的领域。“我们的镍镉电池做到了世界第一,锂电池世界第二,已经快到天花板了,需要找一个有更大空间的行业去做,但是又希望那是和电池相关的行业。”王传福看中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20年来之所以起伏跌宕,关键是电池技术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而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汽车上的机会很大。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当时还在做锂电池产业群的财务总监,他被王传福调来做汽车业的财务分析。“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做汽车业是从原来电池业的峰顶落入谷底,我们对汽车行业都非常陌生,真的对前景感到好恐惧。”夏治冰说。
在香港上市仅5个多月后,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通过旗下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HK1211),动用2.54亿港元收购了国有企业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份。当时香港证券行的基金经理们对此非常不看好,认为汽车产业投资太大,汽车业务与比亚迪不相关,风险太大,比亚迪股票接连3天下跌,市值蒸发达数亿元。
在一片怀疑与恐慌之中,比亚迪正式进入汽车业。王传福说,当年中国汽车市场是井喷的行情,但是由于比亚迪只有一款秦川留下的福莱尔,销售并不好,公司接连两年亏损,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被枪毙的“316”
从收购秦川那天起,王传福心里就很清楚,福莱尔这款车不可能堪当大用,比亚迪要想发展,必须自己开发新的车型。
当时的王传福手里只有从秦川接收下来的几十个技术人员,力量极为单薄,更没有能领导开发的领军之才。王传福飞赴上海,约见行家推荐的汽车设计专家、时任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廉玉波。廉玉波曾是上汽集团汽车工程院的一员,后来远赴意大利从事汽车设计,同济同捷则是他参与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民营汽车设计公司。经不住王传福的软磨硬泡,尤其是王传福独特的造车思路,廉玉波欣然加盟比亚迪这个在汽车研发上一穷二白的公司,成为研发负责人。他在上海招了几十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购置了一些设备,组建起比亚迪在上海的研发中心,而这个研发中心的工作,却是从拆解研究汽车起步的。
据比亚迪的内部人士介绍,当时公司一下子买了几十辆新车,从国产的经济型车,到纯进口的高档车都有,都交给技术人员拆解。年轻的工程师看到价值近百万的奔驰轿车谁都不忍心下手,王传福二话不说,上去就用车钥匙在车身上划出好几道印子,让工程师们目瞪口呆。王传福说:“任何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能起步,我们不可能从零开始。”
在王传福看来,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所用的技术90%以上是共知技术,或称通用技术,而专利技术大约只占3%,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观的设计专利。而且按照国际专利法的通行规则,一项专利只有17年的保护期,过后就自动解密,所以比亚迪在技术上可以理直气壮地采取拿来主义,大胆使用非专利技术,规避专利技术,缩短开发周期。
王传福说,我们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我们拆车不光是要模仿造车,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对于汽车技术的理解,要把这些技术掌握住。做一个产品和懂一个产品是完全不同的,在技术上讲究的是“Know-how”,就是每一个环节都知道如何去做。
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廉玉波领导的团队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的奋战,比亚迪前后投资超过1亿元,终于在2004年年末研发出一款经济型轿车,内部代号叫316。王传福极为兴奋,立即召集比亚迪在全国的经销商赶到上海对新车进行评审。没想到,经销商都说这款车造型难看,肯定打不开市场。当时大家都很沮丧,没有说话。随后公司高层连夜开会,在会上王总就作出了决定:将316这款车永远封存,重新开发一款车。当时有几个人表示反对,说那上亿的开发费不都打水漂了吗?王传福说,我们比亚迪做的第一款车,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于是316就被枪毙了。
●记者手记:王传福颠覆了什么
王传福常说,比亚迪在手机电池领域是强势品牌,但在汽车领域还是一个弱势品牌。但现在他不用发愁了,因为股神巴菲特用18亿港元的收购为比亚迪做了一个绝佳的大广告。
有人说,王传福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就在于他把人们有关汽车以及造车的一些观念完全颠覆了。作为汽车行业的后来者,比亚迪要品牌没品牌,要技术没技术,资金和跨国巨头相比还是九牛一毛。但是在手机电池领域曾战胜了三洋等国际巨头的比亚迪却没有品牌迷信和技术恐惧症,王传福作为技术狂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站在百年汽车史的基础上造车,绝大多数的通用技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没有必要作茧自缚。但是这种技术上的“拿来主义”又绝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厂家用简单的购买来“整合全球资源”,而是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用反复的实验与测试来摸索技术窍门,真正掌握技术的内核。
真正让比亚迪区别于其他企业并让巴菲特刮目相看的,是比亚迪在电池技术和电动车技术方面的优势,因为能同时拥有电池和汽车两个不同领域的技术并将它们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的企业,这在全球汽车界都很少见,而能源危机又让人们对电动车的前景一致看好。所以尽管比亚迪的电动车一时还看不到利润,商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了比亚迪对传统汽车的彻底颠覆,看到了汽车业的未来,也许它也是中国汽车实现超越之梦的未来。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