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新经济从“电动车业”起飞

2006/7/31 中电动车网 高乃龙 阅读:6103

众所周知,中国电动车业由原来的春秋战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动荡、竞争加剧的时期。从2003年的“福州事件”到2004年的交通安全管理法规的出台,从2005年的珠海事件到北京的高层论坛,再从高层论坛到北京的解禁,全国电动车市场相继上演了喜忧参半、各式各样的地方戏。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电动车担当主角的大剧始终以“品牌、规模、营销、管理”这一剧情红线贯穿始末。

  近年来,中国电动车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持续迅猛。据保守估计,全国电动车这一新兴行业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要达到200个亿,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低估,电动车业将为成为中国新经济财富的新亮点。

序幕——进亦忧退亦忧

  目前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可分为四大版块即:第一集团仍然是江浙版块、第二集团是以天津为代表的北方版块、另外还有广东为代表的南方版块,以及刚刚兴起的山东版块等,其中年产销辆在5万辆以上的规模企业已控制全国近70%的区域市场。整个市场运行大体平稳,市场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规模、营销、品牌上,但里面同样潜伏着市场动荡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认识,态度暧昧

  政府态度暧昧致使消费者心里存有疑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电动自行车的认识不尽一致,电动自行车是否属于非机动车管理,全国各地的做法也不相同,有的省市还明令禁止销售、上牌。有的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比较严重,全国尚未有统一的政策,电动车企业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2004年,国家将电动车正式纳入“非机动车”管理。

  售后服务,想说爱你不容易

  因为电动自行车不仅有机械问题,而且存在电器、电路等多方面构成要素,一旦出现毛病,需要在维修点由专业维修人员来处理。对一个新产品,如果销售量不上规模,便会制约服务网点的铺设和维修服务体系的建立。目前,大多数企业是委托经销商承担售后服务工作,很难做到及时处理全部质量问题。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市场的拓展,维修问题更加突出。有些企业自身力量有限,又急于扩大市场,往往售后服务跟不上。也有些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销售不畅,经营陷入困境,售后服务更难以保证。

  产品质量,存有切肤之痛

  电动自行车目前还是处于成长期的产品,虽然其性能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的重量、使用寿命、续行里程、充电时间等方面还不完全满意。部分小企业仓促上马,技术力量缺乏,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控制认识不足,导致质量问题较多。电动自行车标准化程度还不高,零配件互换性较差。另外,电动自行车技术上的完全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

  企业竞争,规则不一

  许多中小企业根本无力进行产品研发,主要零部件均从市场购得,自己只能生产少数小配件,基本上以装配为主,产品质量很难保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有实力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产品的竞争力更无从谈起。所以才引发电动自行车市场的恶性竞争,影响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长远发展。[$page]

发展——以成败论英雄

  进入2006年,中国电动车业的整体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消费需求将是一个什么的状况?探询这种变化的来源,答案聚焦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

  从整体上看,2006年中国电动车年产销量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