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展进步已经面临技术断层,而其突破点则在于能源和动力方面。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自制定以来取得了若干收获和成果。完成了奥运会的任务,实施了“十五”城市的示范运行和正在推行的“十城千辆”示范计划。
其推行对汽车工业具有指导性意义,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吸引了国内车企参与。
面对“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可以说国家制订科技发展规划是一种支持态度和投入,要求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三平台”很具体,指标很明确,但今天仍处于示范阶段,且不少关键零部件要买外企的。那么这说明了两点:一,当时制订的技术路线和指标低于实际应用和形势发展。二,研发单位没有完成当时所订的指标,而验收单位以合格验收了。
车辆进化历史由人力、畜力、蒸汽机、内燃机逐步而来。现在世界普遍认为是电动。这些进化发明由业外推动的,业内由于迷恋于已有产业市场利益而不肯行动,最后被业外所淘汰,这是规律,有充分的历史实例佐证。因此“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技术路线必须要有预见性,以免徒劳。如果我们仍沿用“三纵”技术路线跟踪他人前行难免会失望。技术发明是不能计划规划的,产业化商业化由用户需求推动,这也是规律。中国汽车工业要赶超强国,必须要在“三纵”以外的领域寻找可能。
众所周知,汽车研发重在技术发明和工程应用,产业部门应得到更大的支持和付出更大的努力。科研部门是基础科研,具体到应用则不具优势。十几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其经验得失和目前状况充分说明我们把技术发明、工程应用当成了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因此,研发项目全部以优良标准验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果,但实际的新能源汽车处于在政府支持下的示范,且不少关键零部件仍需外企提供。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惟有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才是突围之策。而这有赖于技术发明和转化,这点我们始终没有做好,我们的双模动力自称世界第一,但北美车展的评说是“莫名其妙”。
技术空芯化问题是社会上的观点,但已获公告的新能源汽车都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都获得重大突破。发改委之准入规则明确要求有三大核心技术之一。但要求需要有具体细则,且说明核心技术,这才是人们所真正关注的。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向、思路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之潮流。但除了丰田混合动力在欧美销路不错以外,其他车型或技术都未达到实用的程度,并且技术路线都没有确定,一切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综合考虑能源转换问题,车辆动力而言电力推进较有潜力。电机驱动之效率已近极限。而比较理想的方式便是车载电力动力。
车载发电装置不同于燃料电池,其能源可以用生物质能、化石质能,其补给系统完全可以利用现有加油站设施,不需另起炉灶。车载发电装置之发电效率较高,以8升/100千米轿车为例,车载发电转换电力驱动为3升100千米,电力推进为1.5升/100千米。燃料为柴油。这套车载能源/电动总成本在整车总成本的30%-50%左右。
纵览汽车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其进步已经面临技术断层,而其突破点实则在于能源和动力方面。
当然“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也有其意外的收获。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高校、职校自发以及大量民企参与和投入参与,同时也培育了人们的兴趣,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希望我们不仅得到的是“车载发电和电动推进”技术的希望,更是中国重振汽车的机遇。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