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主流观点需要调整,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不是电动车技术,而是电动汽车产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首席专家、电动车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周荣在接受网易汽车专访时表示。
“混合动力只能部分改变能源状况”
“混合动力汽车”是2009年全球汽车业的热门话题。实际上,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开始注意到不依赖石油资源的电动汽车。之后的10年期间,电动汽车的研发进入高峰,通用、丰田、雪铁龙纷纷推出电动汽车的样车。
但是,相比普通汽车,电动汽车的种种技术难题,让各大公司放慢了电动汽车的研究。此时,全球汽车业对于节约能源的发展方向发生转变:欧洲倾向于发展柴油机,美国向燃料电池的方向发展,而日本则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目前来看,欧洲的柴油机技术已经走到末路,美国的燃料电池因为技术问题也停滞不前,剩下的日本则是一枝独秀。”在周荣看来,混合动力依然是以油为主,只是部分改变能源状况。“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油电混合动力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品。”周荣说。
“近10年还是以传统汽车为主”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控股的天津清源电动车公司,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项目及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在外人看来这家名不经传的公司实际上已经有自主研发制造的近2000辆电动汽车出口到美国。
网易汽车了解到,该公司制造的电动汽车中,目前最高性能的“赛豹”电动汽车,最高时速已经达到了130公里,续航里程接近200公里。这家公司的近期目标是:时速达到160公里,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
所谓“赛豹”电动汽车,采用了哈飞赛豹的外壳。该车价格大约合人民币30万元。
不管是电动汽车的外形还是性能,已经非常接近传统汽车。但是,这并不代表电动汽车可以马上进入到家庭使用。周荣说:“价格、政策等等都是障碍。”
根据目前的现状,周荣判断,电动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是个逐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汽车可能并存很长时间。“我认为,近10年还是以传统汽车为主。”周荣讲。
“普及取决于电池技术和油价”
目前在电动汽车上使用的电池中,最为安全的为磷酸锂铁电池。经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新源电动汽车公司的“枪击”、“碰撞”、“海水浸泡”、“短路”等等各种实验,磷酸锂铁电池不会起火和爆炸,安全性毋庸置疑。
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电池容量小,体积还过于庞大,质量太重和使用寿命不长。以“赛豹”电动汽车为例,200多公斤的电池全部安装在汽车的底部,面积等同于整车的底部面积,厚约10厘米。
技术的不成熟,无法带动产品的产业化,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价格过高。
周荣还说,价值30万的“赛豹”电动汽车,所用的电池为磷酸锂铁电池。仅电池价格就占到了总价的40%以上。“电池贵主要是因为批量小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所致。”
实际上,目前制约电动汽车走向市场除了政策和电动汽车本身价格因素外,使用成本也是最大关键。
在目前情况下周荣测算,油价为7.5元才是使用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平衡点。
“技术的先进不是领先的关键”
电池的核心技术不在中国,其他关键技术并没有领先国际同行很多,所以目前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说法并不准确。“厨师做菜,原材料都是别人的,怎么超越别人?”周荣用很浅直白的举例说明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处境。
但是,周荣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依然可以领先。
“技术的先进不是领先的关键。我们在技术与国外同行齐头并进,在产业化程度上可以‘弯道超车’,占领这一领域的制高点。可喜的是,我们这么多企业都注意到了电动汽车产业,也都上马电动汽车,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把这个产业最快做起来。”周荣表示说。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