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人们,请注意。我找到了一种能潇洒做好事的美妙方法。几个月来,我嫉妒地看到中国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各式各样的电动自行车,从坚固耐用的三轮车到伟士牌(Vespa)这样的踏板车。中国这种混乱的道路网内,过去曾经跑着可怕助力车的马路正适合电动车,电动车成为越来越多小家庭的代步工具或者上班族的廉价出行选择。
对于没来过中国的人,很容易忽视电动车对中国是个多大的事儿:中国有2500万辆汽车,可电动车数量是汽车保有量的四倍。中国要是接着走向汽车市场饱和的路子,你怎么夸大这事儿的影响都不为过。(想想:要是中国最终和美国现在的汽车密度一样,那就意味着中国将拥有9.7亿辆汽车,比全世界2003年马路上跑的汽车总和还要多50%。)
昨天我也加入了购车大军,去了清华大学西边一个地儿,那儿有许多卖电动车的商铺,他们每天都要接待持续增长的客户。到处是灰尘的马路是对绿色科技产业很好的反衬:十几家店一个挨一个,每家都提供价钱、款式和技术不尽相同的电动车。此种竞争迫使电动车降价,使得学生和年轻夫妇能买得起,这片儿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年轻人。
试骑了几种车后,我决定买车身紧凑的伟士牌,配备500瓦无刷发动机和48伏铅酸蓄电池以及盘式制动器,花了大约540美元。这个型号在中国的电动车爱好者里被称为“龟王”(Turtle-King)。拥有这个牌子的厂家原来大批生产烧汽油的摩托车。但在绿色创新精神带动下,一些修车师傅者弄明白如何靠电动车升级这些摩托后,他们就开始干了。
别理会错了:这些电动车可不是那些烧汽油的摩托车的最佳替代品,我的“龟王”电动车最快时速也不超过20英里,每次充电后只能跑30英里。但谁要想买助力车或者因为自行车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太长,那电动车就是绝佳选择。唯一让我困惑的是,为什么他们不多卖点给美国那些关心环境又注意时尚的人们。买车时,我和旁边两个买家聊了会儿,他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你们美国肯定有超多电动车吧,你们不总是在谈论环境保护意识么,”其中一个学工业设计的学生问我,他穿着件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T恤。当我告诉他美国人截至目前还是更喜欢汽车时,他看起来非常失望。(他还问我死亡金属音乐是否在美国流行,因为那在他们学校很流行。又一次,我不得不让他失望了。)他买了辆暗黑色的“大龟王”电动车(车头和车尾间距更宽),配备加大马力的800瓦引擎。
店里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交易在进行,这感觉像个重要时刻的到来,一种运动要开始了,我敢这么说。我把车推到路边然后上了马路,几乎没什么动静就到了最高时速;车速比摩托车慢,但比一个健壮的自行车手要快。我骑车路过那些被困在红绿灯前的汽车,一路向前,要多神气有多神气。很快我就消失在车流里,直到天黑才回了家。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