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本不是新生事物,他比汽车的历史还古老,但是汽车已经牢牢占据人们的头脑,现在电动汽车倒成了新生事物,而且搞得大家满脑袋糨糊,不知道电动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电动车应该是一个大家族,其特点是采用电池-电机作为动力,不消耗燃料。应该包括2轮、三轮、四轮,作为形态,应该包括客车、货车、乘用车,乘用车应该包括单座、双座、多座。分类应该包括道路车辆、非道路车辆(高尔夫球场车、旅游观景车、仓库运输车、电动叉车等)。但是按现在的产业分工,电动车被夹在尴尬的地位。
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近日公布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一项“20/40标准”备受瞩目———“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
电动自行车是大众出行成本日益昂贵时代的一次创造,它更主要的特性是自行车的便捷与普及,但却是摩托车厂家的“眼中钉”——取消电动自行车,必然逼迫更多的人买摩托车。有人指出新电动车标准的幕后推手就是摩托车管理部门。
何祚庥先生说: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目前的困境与电动汽车是相同的——它们都受传统车型的影响很大。目前,大多数跟电动汽车沾边的都是混合动力车,汽车企业愿意生产这样的车,是因为这些车可在传统汽车的生产线上生产,他们毕竟不愿意放弃已经形成规模的老本行。
汽车行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有关方面必欲置低速电动汽车于死地,以保护汽车行业的既有市场。
今年6月,有消息说《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将出台,这个标准适用于M1类(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人车辆)纯电动乘用车(包括可再充电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今后政府补贴参与新能源示范的纯电动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车型推荐目录》都将参照这一技术标准。标准中规定电动汽车的最高时速不低于75公里,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不能低于160公里,百公里能耗低于16千瓦时,等等。
现在的问题是:时速高于20公里,低于75公里之间的电动车属于什么玩意儿?如果是两轮,可以勉强称之为电动摩托车(真正的“电驴子”),如果是三轮、四轮怎么办?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认为,消费者首先接触到的将是2至4人乘坐的微型纯电动乘用车。很多老百姓并不要求电动汽车有优良的性能,不要求在高速公路上开,电动汽车能够行驶100至200公里就足够了,已经可以满足消费者上下班的需求。而由于微型纯电动车生产成本比较低,售价也会相对便宜。甚至也不需要政府补贴。
欧阳明高先生也说过:电动汽车很可能从两头突破:大车和小车。大车指的是公交客车,小车指的是低速电动车,或对里程要求不高的电动车。
曾在东京车展上亮过相的丰田FT-EV电动概念车,轴距只有1.9m,完全充满电的状态下可持续行驶9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00km/h,丰田称之为短途移动用车。
电动汽车最好使用太阳能充电。2008年11月21日,瑞士人路易斯•帕尔马驾驶一辆太阳能车用1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环球之旅,跨越五大洲,行程近5万公里,轮迹遍布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他驾驶的太阳能车最高时速是90公里,重500千克,有两个座位,在没有阳光时完全使用充电电池,每天可以行驶300公里,阳光充足时每天可以行驶400公里。
帕尔马说:“太阳能的士向人们展示了无碳排放动力的可能性。它不产生任何尾气和二氧化碳,所有动力均来自太阳能——其中50%来自装载在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50%来自国际电网。”而帕尔马从国际电网获得的电能和他瑞士家里屋顶太阳能电池板为国际电网充入的电能相当。“国际电网就像一个能源银行,只要我充入其中一定量的电,就可以从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得到相同量的电。”这就是说,帕尔马实际上完全依靠太阳能完成了环球之旅。
据悉,这款太阳能车的成本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但这不包括太阳能板。“如果你每年开1.5万公里,所需要的电池造价为6万元人民币。听起来价格很高,但是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力是不需要再花钱的。预计未来5年内,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会降低到2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屋顶都装上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可以满足全球家庭的基本需求。”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