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尚不具规模的情况下,充电设施产业的发展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究竟哪些政策能够促进该产业实现有效益的商业化运营?中国证券报记者邀请了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张义斌予以详解。
中国证券报:您如何看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与充电设施市场发展的关系?相比国外(如日本),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尚不成规模,此时建设充电设施往往回报低,有人因此认为此时谈论充电设施建设为时尚早,您的观点如何?
张义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根据电动汽车充电的形式可以分为充电站、充电桩等。充电桩具有功率较小、布点灵活的特点,功率一般不大于7kW,以慢充方式为主,具备人机操作界面和相应测控保护功能。充电站由多台充电设施组成,可以采取快充、慢充和换电池等多种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并能够对充电机、动力电池、电池更换设备进行状态监控。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必不可少。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中除了电动汽车本身外,还应该充分考虑相应的充电设施市场发展。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和产业化推广应用,需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优化分布、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原则,同步开展充电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确实,现阶段,由于电动汽车应用规模较小,存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回报率低的问题,而且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电动汽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家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支持发展电动汽车,并提出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作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培育市场。只有有了充电设施,用户才可能购买电动汽车。
中国证券报:我国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设备制造是否存在技术问题?
张义斌:从充电站和充电桩相关技术及设备制造工艺等方面来说,没有太大技术难题。主要涉及的充电机等设备的技术较为成熟,其他相关的低压电气设备制造方面,我国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较强的制造能力。
中国证券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要实现商业化运营,主要受哪些因素制约?
张义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商业化运营能力,首先取决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速度,也就是用户数量。按照国家规划数字,2011年前后,在电动汽车应用比较集中的城市,客观需要一大批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充电设施。其次,取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的商业模式及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特别是充电站,必须创新商业模式,适应多种形式的电动汽车服务要求(如快充电模式、慢充电模式、电池快速置换、电池保养等等),开发增值服务。同时,作为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国家还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投资补贴、电价与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中国证券报:国家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方面有什么具体政策吗?您有什么建议?
张义斌: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电动汽车需求侧的有关激励政策(购置补贴),但是在供给侧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尤其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投资回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建议我国尽快建立有利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发展初期,建议出台一些鼓励、保护性政策,支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产业化,如在充电站征地政策上应充分考虑其公共服务性、清洁环保性,尽量降低征地费用;对于电网企业,应合理补偿电网改造、充电站接入电网所用电缆铺设等费用;制定合理的电动汽车认证和检测制度,确保满足充电的技术和安全要求;采用峰谷电价政策,鼓励用户能够在低谷电价时充电,降低电动汽车的充电费用,引导和鼓励电动车用户利用低谷电,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拓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市场空间。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