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领跑国际,但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未成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2日开展的日内瓦车展上,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中国比亚迪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已成协议,共同研发电动汽车。双方将创立新的品牌命名该电动汽车。
身为动力工程专家的黄震表示,比亚迪和奔驰的合作对中国电动汽车业是好事,使得比亚迪在国际上的相关领域成为领跑者之一。“做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中国电动车产业受到国际上很多企业关注。”
他同时指出,中国电动汽车仍面临技术风险,未来的路还很长。因为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很多,很多技术属于过渡技术,未来还会变化。黄震举例说,电动汽车的电池从最早的铅盒电池,发展到镍氢电池,再到磷酸铁锂电池,仍不能说是最终定型。
黄震说,新能源产业的研发风险较大,跟目前产品的成本过高也有关系。他介绍说,电动汽车的成本比常规燃油汽车贵3倍左右,普及程度上与常规的内燃动力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电动汽车是一个逐渐发展的产业,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最终会被大众接受。”黄震说。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