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有的电动汽车20多万,这卖给谁呢”

2010/3/26 大河网-河南商报 中国电动车网 阅读:8270

陈全世,清华大学教授、电动汽车资深专家

河南有着30多年的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历史,可电动汽车依然很难走入“寻常百姓家”。

专家建议采用“轮乘式+纯电动汽车租赁”实现电动汽车商业化。

昨日,我省举行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院士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河南应组建电动汽车龙头企业。

现状

起步30年仍难走入“寻常百姓家”

据统计,省内涉足电动汽车领域或大或小的企业,已有10多家,分布在郑州、洛阳、鹤壁、漯河、新乡、南阳等地,可谓遍地开花。

“早在1978年省里就开始搞电动汽车,1985年,还成立了电动车辆工程协会,省里的政府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研究领导小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电动车辆工程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秘书长杜凤臣说,但令人遗憾的是,电动汽车依然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

瓶颈

价格贵让电动汽车“高高在上”

充一次电可行驶300公里,而一组电池需要7万元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动力电池专家杨裕生也认为,电动汽车一味高端化不可取,在他看来,“微型、低速、短程”应该作为电动车发展的突破口。“有的电动汽车20多万,我就想,这卖给谁呢?20多万元一辆的电动汽车,能不能跟桑塔纳3000比一比?消费者能接受不能?”

“贵”字不仅制约了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热情,甚至让企业也望而却步。

杜凤臣解释说,成本偏高、快速充电状况下寿命短、缺乏专业的充电站网络,是全球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三大梗阻”。

对企业来说,企业看重的是经济效益,投入的成本高,车价当然就高;对买车人来说,老百姓用着不划算。

突破

河南电池可充电2000多次

电动汽车的电瓶不仅昂贵,而且消耗极快,很多电池充电次数达不到500次。

经过长期探索,河南提出电池“成组效应”的发生机理,从而找到了化解“电池瓶颈”的理论与方法,并获得了专利。

“我省电动汽车车辆工程协会已经取得技术上的新突破,多电机集成动力系统已经研究成功。”杜凤臣说,这个系统由4块电池组成,可以解决多项瓶颈,行驶中只要还剩下一块电池完好,车就不会停,只是动力和速度慢了点而已。

新的理论不仅解决了高电压对人身带来的安全问题,而且电池的寿命也延长了,经过实验,可充电次数超过了2000次。

方向

通过租赁实现商业化

既然解决了瓶颈问题,那么河南电动汽车产业该何去何从呢?

清华大学教授、电动汽车资深专家陈全世认为,问题在于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方面潜心研发不够。

“省内大多企业对市场研究不足,产业战略定位不明晰。有的企业盲目地模仿燃油汽车的性能,或者一厢情愿地想象一个并不可能真实存在低端电动汽车运行的市场,产品开发和市场严重脱节。”杜凤臣表示。

杜凤臣认为,“轮乘式+纯电动汽车租赁”可以使用户实现“无忧驾驶”,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简单地说,就是实行租赁的方式。

今年3月份,杭州众泰汽车旗下的首款纯电动汽车于杭州以租赁形式批量上市,首批100辆投放杭州,用户每月需支付2500元租金。

杜凤臣解释,用户以租车代替买车,将买车、养车、保险、年检的包袱全丢给汽车租赁公司,只须更换一辆充好电的纯电动汽车即可。

建议

需要制定电动汽车行业标准

尽管困难重重,但河南发展电动汽车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会上,一些专家还给河南电动汽车产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陈全世说,河南应该组建龙头企业,同时,政府还必须给予科研院所较大的项目和经费支持。

杜凤臣认为,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资本,而是统一的政策和技术。这包括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标准。都说自己的电动汽车最好,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安全性、碰撞能力、性能等。二是技术。河南省必须有一个专家团队,对相关企业的技术进行论证,对电动汽车进行鉴定,这样才能真正规范这个行业。

大建电池更换站目前不现实

当然,也有人提出,可以像中石化和中石油一样,大建动力电池更换站,可以让电动汽车出厂时不配电池,电池快速更换服务网络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电池的租赁、管理、充电、快速更换等一条龙商业化服务。

“这种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纯电动汽车的购买价格,而且避免了快速充电给电池组带来的伤害,增加了电池组的使命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确实是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一条途径。”杜凤臣说。

可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动力电池更换站投资巨大,一个供应300辆纯电动汽车的站需要投资高达3000万元左右。杜凤臣说,目前不现实,客观上需要一定数量的车辆投资,实现起来难度大,推进速度慢,至今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实施。

专家语录

杨裕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动力电池专家

“有的电动汽车20多万,我就想,这卖给谁呢?20多万元一辆的电动汽车,能不能跟桑塔纳3000比一比?消费者能接受不能?”

陈全世

清华大学教授、电动汽车资深专家

部分地区或行业也存在一些“过热”、“无序竞争”、“鱼龙混杂”的现象。许多非汽车生产商都在竞相低水平“组装”电动汽车整车。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