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我市计划用3到5年时间把漯河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2010/5/25 市政务信息中心  中国电动车网 阅读:4254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新能源、绿色能源研发力度,绿色电动汽车、电池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产业,为全市高科技发展和经济多结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去年9月12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地大连,悄悄上演了一场“绿色秀”:接送嘉宾的大巴全部采用纯电动车。同一天在漯河市,两辆“34路”纯电动大客车也驶离漯河直奔郑州。这种初露锋芒、尽显绿色环保理念的电动车,正是地道的“漯河造”。一套电池能反复充电1200多次,蓄电量可让客车一次跑5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80多公里……诸多优势与技术突破,让河南海奥通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领跑者。据河南海奥通公司副总经理程召介绍:在郑州的线路上反复的测试、升级、改造,基本达到了低速大纽距,500米一停,上百个站台的这样的要求,单次充电是500公里。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提出3年内新能源汽车要形成50万台的规划目标,但长期以来,电池动力不足、成本高、效能低、续航能力差一直是困扰电动汽车投入实用的瓶颈。而突破电动汽车电池瓶颈的“漯河造”电动汽车,实现了电动汽车低成本高能效的要求,打破电动汽车“高不可攀”的尴尬局面,海奥通也将迎来真正的春天。截止目前,已签订购销合同金额总计36亿4千万元人民币。   
        
程召介绍:我们制定的目标就是,2011年达到20条生产线,实现产值20亿,完成利税9亿。到2015年的时候,最终的目标是要在漯河建成一个纯电动汽车的上下游的这样一个产业群,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系统的一个基地。  
        
市长祁金立说,海奥通作为河南省50户工业结构调整高技术重点建设项目,省科技厅“双百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也为漯河未来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漯河市计划用3到5年时间,把海奥通扶持成为电动汽车行业领军企业,把漯河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电动车、新能源,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海奥通抓到这个先机,才能在新能源,在电动车在这方面争取占领主动,为漯河今后经济的多结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加快形成规模产能,把漯河打造成电动车的电池产业基地。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