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该政策的出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腾讯汽车连线《第一财经日报》汽车主笔卫金桥,了解资深媒体人对新政的看法与见解。
新能源汽车能否顺利推广取决于产品本身 而非政策扶植
卫金桥认为,政策的扶植是电动汽车消费主要力量,但是不是决定性力量。决定力量是“电动技术”,电动汽车能否像传统能源汽车那样提供给使用者一样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这是决定电动车能否顺利推广的最关键的因素,而非补贴金额。如果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很短,或者充电很不方便,哪怕是补贴10万,意义都不会特别大。决定性力量还是来自于产品本身,政策的扶植只是起到推动的作用。
电动技术与混合动力技术相比 后者更为成熟
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到2000台。这2000太包括混合动力车型在内,基本上就是混合动力车型和比亚迪的电动车。这个“量”是非常不乐观的,相比比较成熟的汽车市场,美国的新能源车型保有量可以达到4%到5%左右,相当于一年销售一千万台汽车中有40万到50万台是新能源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所销售的新能源车型绝大多数是混合动力车型,它的电动车市场份额是很微不足道的,可见混合动力技术较电动技术更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