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除了政策规划与扶持 电动车应该公交先行

2010/6/25 腾讯专稿 阅读:6374

在全球新能源车的发展道路上,业界现在都基本认同混合动力仅仅是一个过渡方案,最终电动车才是终极解决方案。当然,这个前提是人类必须大力降低现行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发电比例,取而代之的是风能、太阳能、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等一系列低碳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新能源。否则光是交通运输系统即便采用电动车,但整个能源链条的基础如果还是化石燃料,则新能源车是没有意义的。

但作为新能源中大趋势的电动车,还是应该得到大力提倡和发展的,这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命脉的核心问题,更是关乎中国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环节。所以当本月初,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的有关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最高达6万元的购车补贴,还是获得了业界的一片好评。虽然仅仅是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试点,但是不难想象,随着一批新能源车的陆续上市,如此有力度的购车补贴,还是会越来越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在不远将来,全国各地实施类似私人购车的补贴普惠制度,将不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有一个现象很有趣,一个知名网站新近进行的消费者调查显示,越是一线大城市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关注度反倒越低,而三四线城市关注度高达六成以上,二线省会城市关注度也超过半数。出现这个原因不难理解,一则不少小城镇和三四线城市,已经有许多山寨的电动车出现,有关电动车的知识已经不需要普及教育;二则大城市消费者则认为电动车技术不过关,配套设施比如充电站等很难寻觅,再加上电动车保有量太低,没有形成使用经验和口碑传播,因此关注度低理所应当。这其实也是一种理性消费态度的体现,毕竟一线城市的家庭汽车普及率要高得多,消费心理也要成熟,对电动车这一新生事物心存疑虑,是不难理解的。多了不用说,光是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中,住在公寓楼中的一般家庭,如果买了的电动车,到哪里去进行日常充电呢?众多居民小区和地下停车库要普及汽车充电桩,恐怕就不是一件十年八年能做到的事情吧?

因此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目前远高于同级燃油车的高车价,并非是影响其普及和推广的唯一“死穴”。光是大力度的私人购车补贴,也只能对部分有条件的消费者产生一定吸引力,而如果全社会配套设施问题不解决,是难以对目前已经燃油车用户产生根本拉动效应的。其实,影响新能源车普及的因素还远不止于此,比如如何引导新能源车的消费,仅仅针对新能源车购买实施补贴就够了吗?是不是可以征收特别的燃油车税收来补贴新能源车呢?还有被业界人士热议的新能源车的相关国家标准在哪里?未来的充电站和充电桩应该是什么样的(充电接口形式、充电电压和时间标准、转换设备、计费方式等都是问题)?以及现在电动车行业内的“充电派”和“换电池派”,到底谁能一统天下,还是两者并行?这些问题的背后都牵扯到大量的利益群体,而且很多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没有答案和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说,有专家认为在五年内,新能源车的销量将达到当年中国新车销售的10%,这样的判断是否有些太乐观一点了呢?

所幸的是,能影响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审议,这是一个好消息。在规划的讨论稿中,在新能源车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了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比如研发生产环节,将由企业与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的有关部委将组织牵头,建立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研发的国家级技术公用平台,这个平台将可以做到资源和技术共享,以加快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在新能源车这个战略领域的前进步伐。但是光有宏观规划还不够,中国太多的行业并非没有规划,比如钢铁、化工、房地产等等,不过一旦规划实施起来,便由于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企业和科研机构、厂商和消费者的多层次利益难以协调,最后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情形比比皆是。因此规划要落到实处,必须要站在全局和整体高度上来通盘考虑、规划、管理和协调整个产业发展进程,以使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车产业,实现未来在国际领先的国家战略目标。

此外,为了加快电动车的推进速度,让更多消费者体验电动车的优点和好处,大中城市应在城市公交系统中进行大力推广。在上海世博会中,就有超过1000辆新能源车提供园区内外的交通服务,这都是未来大城市公交系统的有益尝试。除了代价高昂的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池电动车以外,成本相对较低的超级电容车备受瞩目。这种已经在上海城市公交系统服务了三年时间的超级电容车,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其充电方式有别于纯电动车,仅仅是车辆进站时候,直接通过车辆顶部的高压馈线30-60秒,就能将车内电容电池充满,每次可以行驶4-6公里,足够到下一个充电站。并且充电期间不会影响乘客上下车,也不需要频繁更换电池箱,还没有以前无轨电车车顶“小辫子”的麻烦。目前单辆车的成本不超过80万元,而园区内的纯电动大巴,每辆车的成本超过200万元,单单是10-12个电池箱,每个的成本就超过7万元,而且只能行驶100公里左右,还有电池养护等一系列问题。

总之,新能源车的产业规划与政策扶持是势在必行的。在这场影响全球未来出行工具和交通方式的产业竞争中,中国必须要在战略层面上给予足够重视,并能在实施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推动,还要向广大中国汽车消费者展示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的好处,同时在城市公交系统大范围运用的同时,对私人购车领域形成足够的刺激,这样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全行业发展进程。
在全球新能源车的发展道路上,业界现在都基本认同混合动力仅仅是一个过渡方案,最终电动车才是终极解决方案。当然,这个前提是人类必须大力降低现行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发电比例,取而代之的是风能、太阳能、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等一系列低碳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新能源。否则光是交通运输系统即便采用电动车,但整个能源链条的基础如果还是化石燃料,则新能源车是没有意义的。

但作为新能源中大趋势的电动车,还是应该得到大力提倡和发展的,这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命脉的核心问题,更是关乎中国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环节。所以当本月初,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的有关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最高达6万元的购车补贴,还是获得了业界的一片好评。虽然仅仅是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试点,但是不难想象,随着一批新能源车的陆续上市,如此有力度的购车补贴,还是会越来越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在不远将来,全国各地实施类似私人购车的补贴普惠制度,将不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有一个现象很有趣,一个知名网站新近进行的消费者调查显示,越是一线大城市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关注度反倒越低,而三四线城市关注度高达六成以上,二线省会城市关注度也超过半数。出现这个原因不难理解,一则不少小城镇和三四线城市,已经有许多山寨的电动车出现,有关电动车的知识已经不需要普及教育;二则大城市消费者则认为电动车技术不过关,配套设施比如充电站等很难寻觅,再加上电动车保有量太低,没有形成使用经验和口碑传播,因此关注度低理所应当。这其实也是一种理性消费态度的体现,毕竟一线城市的家庭汽车普及率要高得多,消费心理也要成熟,对电动车这一新生事物心存疑虑,是不难理解的。多了不用说,光是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中,住在公寓楼中的一般家庭,如果买了的电动车,到哪里去进行日常充电呢?众多居民小区和地下停车库要普及汽车充电桩,恐怕就不是一件十年八年能做到的事情吧?

因此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目前远高于同级燃油车的高车价,并非是影响其普及和推广的唯一“死穴”。光是大力度的私人购车补贴,也只能对部分有条件的消费者产生一定吸引力,而如果全社会配套设施问题不解决,是难以对目前已经燃油车用户产生根本拉动效应的。其实,影响新能源车普及的因素还远不止于此,比如如何引导新能源车的消费,仅仅针对新能源车购买实施补贴就够了吗?是不是可以征收特别的燃油车税收来补贴新能源车呢?还有被业界人士热议的新能源车的相关国家标准在哪里?未来的充电站和充电桩应该是什么样的(充电接口形式、充电电压和时间标准、转换设备、计费方式等都是问题)?以及现在电动车行业内的“充电派”和“换电池派”,到底谁能一统天下,还是两者并行?这些问题的背后都牵扯到大量的利益群体,而且很多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没有答案和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说,有专家认为在五年内,新能源车的销量将达到当年中国新车销售的10%,这样的判断是否有些太乐观一点了呢?

所幸的是,能影响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审议,这是一个好消息。在规划的讨论稿中,在新能源车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了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比如研发生产环节,将由企业与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的有关部委将组织牵头,建立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研发的国家级技术公用平台,这个平台将可以做到资源和技术共享,以加快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在新能源车这个战略领域的前进步伐。但是光有宏观规划还不够,中国太多的行业并非没有规划,比如钢铁、化工、房地产等等,不过一旦规划实施起来,便由于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企业和科研机构、厂商和消费者的多层次利益难以协调,最后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情形比比皆是。因此规划要落到实处,必须要站在全局和整体高度上来通盘考虑、规划、管理和协调整个产业发展进程,以使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车产业,实现未来在国际领先的国家战略目标。

此外,为了加快电动车的推进速度,让更多消费者体验电动车的优点和好处,大中城市应在城市公交系统中进行大力推广。在上海世博会中,就有超过1000辆新能源车提供园区内外的交通服务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