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上,有关电动车未来发展的话题引起专家和企业家热议。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赵福全表示,国家需尽快出台清晰的电动车发展产业政策,否则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成不了大气候,10年后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占10%已经非常乐观。
赵福全说,现在对电动车争议多,原因是市场需求不明确,电动车发展需要国家尽快出台清晰的产业政策。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肖国普在会议间隙对财新记者表示,电动汽车欲普及,必须解决商业模式、电池成本、配套三大问题,如果这三方面问题解决了,电动车在10年内普及不成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则表示,发展电动车是大势所趋,谁能抢占战略高点,未来就能掌握世界汽车工业的制高点。
他说,中国汽车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摸索已有12年历史,基础不错,但要说“中国电动车业与先进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弯道超车”是不准确的。
郭孔辉表示,中国电动车发展应从低端切入、多层次发展,取到效益后再向高端市场拓展。“中国的优势是市场庞大,但技术上处于弱势,和别人拼高端拼不出好结果。”他说。
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却有不同的观点。董扬认为,低端电动汽车达不到安全标准,且不管电池回收。低端电动汽车的技术与高端电动车不一样,低端电动汽车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成本也难以降下来。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想要发展电动车还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无论是乐观这还是悲观者,都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