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用电作驾驶燃料的“山寨版QQ”车出现在武义街头。与正版QQ相比“山寨版QQ”最大的不同在于尾部没有排气管,跑起路来还有些“轻飘飘”,除此之外,形状、大小、颜色等均可以假乱。
据了解,“山寨版QQ”车来自于武义县环城西路上的一家农机修理服务部。据业主徐女士介绍,服务部营业已有5年。几个月前,她上网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了造型时尚、颜色亮丽的“山寨版QQ车”:4个轮子,外表和小汽车一模一样,靠蓄电池里的电作驾驶燃料。徐女士说,自己原本就有买辆小排量汽车的想法,看到该品牌电动轿车后,就兼职做起了车子在武义的总代理。
据徐女士介绍,电动轿车是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07年研发的新产品,现已批量生产。在该品牌电瓶汽车的宣传单页上,详细标明该车有动力充沛、节能环保、行驶费用低廉、行驶噪音低、充电便利的优点,是适合城乡道路的家庭用电动产品。“车子有8个蓄电池和10个蓄电池两种规格,10个电瓶的动力更大。”徐女士说,充电一晚后即能跑150~200公里,每小时车速最高可达50公里,蓄电池使用寿命为500次,满500次后向代理商以旧折新,换购价是两千元左右,一般一年只需调换一次蓄电池。
尽管徐女士和家人很看好电瓶汽车的市场前景,“车子开起来的感觉一点也不比汽车差”。但车子在我县上市一个多月以来,销售并不乐观,只有一些乡镇中学老师和保险公司业务员有购买意向。
徐女士分析,车子少人问津主要是受“车子能上路还不能上牌”的政策影响。其次是车子颜色相对单一,“进一次货必须拿11辆车。”没这么多成本的徐女士只能与外地的朋友合伙拿车,“我自己只拿了5辆车,颜色只有红色、橘色和绿色。”最后是价格因素,“两万九千八百块的售价,在扣除成本与运费后,利润所剩无几”,但很多顾客还是嫌贵。
徐女士说,这个品牌的电动汽车在2008年3月9日就已经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也拿到了国家机动车辆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试验报告。“能否上牌的问题还没有最后通过。”徐女士相信,“电动汽车一旦批下来能上牌,前景肯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