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消息,第一电动研究院的执行院长张瑞丰近日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需要逐渐完善,需要消费市场的兴起。
张瑞丰认为,第一步应该建立一个基础的服务网络,比如说在门市有充电站或者是换电站。然后逐步的在小区、地区逐步的兴建充电桩,因为外面的充电价格非常高,在家里充费用非常低,就有充电需求。这就是以基础网络来带动消费市场,以消费市场刺激网络的不断完善,这是一种可能性。
张瑞丰对充电站未来的趋势做了一个假设,从现成的运营模式大概分为三个:快速充电站、慢速充电桩和慢速充换电站。现在北京的规划已经出来了,国网北京公司可能会做第一座充电站。其实这就是有了开始,然后良性循环。另外,现在有一个统一的问题,就是标准的问题,大家有各自的利益,所以各自的标准不太一样,国标,有地方利益在里面,有企业利益在里面,这需要政府牵头来规范这个市场。如果国标不出来,产业规划没有办法进行。
另外,张瑞丰强调,充电桩普及很重要,电动车在使用中费用优势明显。充电桩是目前投入最小的一种方式,如何做到充电桩的大范围的普及和统一,还需要由运营商来做这个事情。第一看好充电桩,第二要看他们的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是什么,小区怎么建,商场怎么建,运营商怎么建。现在有一个数据,充电桩的数量和汽车应该是150:1。现在的形势是销售站的汽车,按照国外的经验来看,国外都是采用充电桩的形式,国外都有车库,中国有多个地区的小区、商场,停车位都需要设置充电桩,真正大面积的普及还要使运营商促使运营商来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