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电动自行车被解禁,在部分农村,电动自行车又挤入了家电下乡补贴行列,由此,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量迅速增加。然而由于配套政策不到位和监管力度不足,致使人们在享受它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烦恼。
大量超速、无牌照的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奔跑显然不利于管理,但的确又有时速超标电动自行车不许上牌照的明文规定。那么,该如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这是一个难题。
记者留意了一下经过身边的电动自行车,发现有牌照的还真不多。数量庞大的超标车因为无法上牌,便处于了管理的真空状态,隐患众多。于是,一些地区想出了新办法——超标电动自行车不能上牌照,但又要将其管理起来。
于是,不上牌照可以,但要到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记者了解到,在浙江绍兴、江西上饶等一些城市,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比较高,当然,超标车也很多。为了管理方便,他们推出了登记制度。
电动车所有人可就近到当地派出所设立的备案登记点进行备案登记,未按规定备案的无牌超标车将受到处罚,甚至会被暂扣并查清车辆来源。 一位业内人士无奈地指出,这些超标车既不能将其作为非机动车管理,也不能完全按机动车管理,只能通过特殊的管理措施来进行规范。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超标电动自行车按规定是不能上路行驶的,现在给超标车登记备案,无疑是承认这些车可以正常上路行驶,不仅与正规电动自行车争抢马路,还会因速度快,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对登记备案的超标电动自行车,不少在一线指挥疏导交通的民警也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他们认为,现在电动自行车交通死亡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其中大多数与超标车有关。但这些超标车登记备案后,他们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
查它吧,车主说自己的车子登记备案了,可以上路行驶;不查吧,又的确不安全。看来,要让电动自行车合法、安全地在道路上行驶,还需要一个切实有效、能够执行到底的法规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