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左延安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业在较长时间内还将会有适度的增长,发展空间很大。从现阶段来说,汽车业适度调整不是坏事,将有利于长远发展,只有汽车消费市场和环境承载能力相互适应,社会才能协调进步。 “目前,中国的千人保有汽车量还不到70台,从长远看,中国汽车在较长的时间内还是有适度的增长,需求还将逐步释放。” 左延安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汽车业适度调整不是坏事。
随着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部分城市限购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国汽车业的扶持色彩正逐渐消退,部分专家认为,我国乘用车市场将在2011年增速放缓,也有分析师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业回归理性,走向正道的机遇时机。左延安认为,虽然中国汽车业在前两年增长强劲,可在诸如公共交通建设、交通规划管理,用车理念等方面还未做好充分准备,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应注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汽车市场“有一热必有一冷”,如果太火爆,麻烦很可能接踵而至。“热”的时候,产品质量可能难以得到保障,“冷”的时候,资源浪费、放空也不是一件好事。要找出问题所在,一方面调整发展速度,另一方面逐步改进汽车消费市场,使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做到协调进步。
“本次两会我最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
作为两会代表,左延安说,“本次两会我最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他介绍说,今年自己就提出了关于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建议。左延安说,国家重视新能源,是国情所为,企业也应该顺势而为。江淮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采取的是“三步并作两步走”的技术策略。第一步,先出产品。2010年底实现小批量投放市场,这样的好处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帮助改进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第二,可以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行体系如何支持提供思路,比如电网、电站、电桩的建设,还包括费用收取、运营管理等;第三,探索出新的商业运作模式。第二步,在电机、电控两大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在核心零部件上做产业化开发工作,争取在三年时间内核心零部件研发成熟。第三步,实现产业化。在保证零部件品质一致性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加大力度,降低成本,产品成熟,具备大批量进入市场的能。
据了解,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发展上起步较早。2001年,江汽集团公司下属的安凯客车就开始研发新能源客车,2003年相继研发出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纯电动等多款新能源客车,成为国内首家采用全承载技术生产新能源客车和首家上电动客车国家公告的企业。
在乘用车领域,2005年,江淮汽车启动了瑞风BSG微混合动力项目,并在08年的北京车展上对外公开展出,同年启动了中混合动力的研究。2008年底,完成了汽油/CNG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研制。2009年,江淮汽车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产学研优势互补为新能源汽车事业提供了资源和组织保证。目前,江淮汽车已经形成100余人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开发技术人才体系。也正是因为江淮汽车在传统产品及新能源应用上的良好积累,合肥市于2010年6月1日与上海、长春、深圳、杭州一起跻身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五大城市之一。在日前闭幕的合肥市人代会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列为1号议案,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将支持江汽集团整合全球资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今年1月24日,首批60台江淮同悦纯电动车交车仪式在合肥隆重举行,这是计划在合肥投放的585台纯电动轿车中的第一批,由此,JAC纯电动轿车正式批量进入私家车市场。据了解,一次性投放市场585台纯电动轿车,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纯电动轿车的批量投放,也标志着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走在了业界的前列。
左延安介绍,江淮新能源汽车精准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初步建成了纯电动和增程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平台。整车电控、电驱动和电池系统三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成果在同悦纯电动车上得到应用和提升,表现出较好的商品化水平。一旦电池技术、电池成本与能量密度在行业里有重大突破时,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十二五” 国际市场大有作为
有分析认为,在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制造水平提升的大背景下,出口或将成为汽车业未来化解产能的主要方向。资料显示,2010年,江淮汽车在轻卡核心业务和乘用车战略业务“双引擎”的拉动下,出口总量实现21569台的佳绩,同比增长78.43%,增速高于行业约14个百分点。在今年元月份江淮汽车的产销数据中,出口更是达到了5018台,同比增长320%,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去年三个月的销量,成为拉动江淮汽车销量快速提升的强劲引擎。
早在2005年,江淮汽车就开始周密制定国际化战略,引进世界一流水准的专家和研发、生产设备,从意识层面到硬件设施都向国际一流汽车企业靠拢。目前,产品已出口到亚洲、非洲、南美、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在全球拥有十余家成规模的4S店,9家海外KD工厂,并成立了海外合资公司。江淮汽车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轻卡连续十年保持中国品牌出口量第一,率先在轻卡行业获得国家“出口免验”金牌通行证;乘用车出口增速迅猛,居中国同类产品出口市场增速第一和市场魅力指数第一。
“今年以来,对公司出口贡献最大的是乘用车产品,尤其是巴西桑巴项目的签订,加速JAC国际化的进程。”左延安表示。巴西市场是江淮汽车全球战略市场之一,2010年8月,江淮汽车与巴西SHC公司签署《独家经销协议》,引起业界高度关注。SHC公司是巴西第一大汽车经销商,具有25年汽车销售经验,有60多家高规格的4S店,是雪铁龙汽车全球第一大经销商,福特汽车巴西第一、全球第六大经销商。根据协议,双方约定从2010年到2020年,江淮汽车将向巴西累计出口轿车及其他乘用车产品62万辆。
当记者问到巴西经销商为什么会选择江淮汽车,左延安表示说,“他们也是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产品测试和对比分析,才最终选择了江淮汽车。”左延安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巴西的经销商为了验证JAC的产品品质,他们自己出资给JAC轿车做了超过80万公里的累计试验,其中有一辆车的试验里程就超过10万公里,然后他们又把车子拆卸、检测,与巴西市场国际品牌的地产化产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进行对比的10个指标中有8个指标江淮汽车都是领先的。“对JAC产品品质的肯定以及对JAC品牌的信心,是SHC公司选择江淮汽车的理由。”
自主品牌长远发展需坚持品质优先
关于汽车业自主品牌今后的发展,左延安认为,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高速发展时期机会还是很好的。“关键需要企业耐心去做,沉下心来去做。”他认为,现在的竞争就是心态的竞争,如果着急,一下子把规模做得很大,可能会有问题。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坚持品质优先,以品质塑造品牌。
左延安说,“十一五”期间,江淮汽车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不动摇,树立了“质量是生存发展之本”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JAC质量荣辱观”,质量管理的“三层次”理论,从质量意识、体系标准、方法工具三个方面塑造了独具特色的JAC质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江淮汽车率先提出“三不”口号,即不生产低质量车、不参与价格战、不盲目地比规模。在JAC内部有个说法叫“不重视质量的员工不是合格的员工,不重视质量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质量意识已经在江淮汽车的领导层、管理层及全体员工中不断深化并逐渐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个层面是体系、标准层面,左延安表示,“我们通过完善各类管理和技术标准,实施流程标准化管理;现场作业标准化;持续推进体系达标,优化品质管理过程等一系列措施,养成干部按流程办事、工人按标准作业的习惯。”据了解,江淮汽车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标一体化的认证,2006年和2007年又分别通过了TS16949体系认证、总装备部的质量保证能力审查等,体系能力进一步加强。
第三个层面是质量管理的工具方法层面。江淮汽车多年来通过坚持运用TQM、SPC、六西格玛管理等管理方法,以及全员参与、团队改善、团队学习实验室等方式用于质量提升活动,质量管理的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整车还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江淮汽车始终把“品质”放在首位,高调确立了高品质的自主品牌形象。
去年10月,江淮汽车从58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质量领域最高奖项 “全国质量奖”,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持 品质JAC 的价值定位,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不动摇,品质优先规模,以品质塑造品牌,在汽车行业率先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跨越。”左延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