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公安厅发布通告,要求市民新购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必须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登记上牌,尚未办理的在用车辆也要尽快补办。警方呼吁,市民应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车辆,不要购买无编码、超标电动自行车,配合警方严打盗窃车辆违法犯罪活动。
通过这条消息,不少敏感的市民发现,警方再次强调不要购买超标电动自行车,而超标电动自行车是不允许上牌的,越开越快的超标电动车能否在这一轮严查中真正被刹住车呢?
超速、载人、乱串
电动车的事故可不少
滚滚车流中,绝大多数电动车都长得像“摩托”了:高高的车体、沉重的底盘,开起来速度飞快。而电动车的“轻摩化”带来的事故隐患,已经让交警头痛、行人害怕。
要说到电动车肇事,似乎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哎呀,现在的电动车跑得太快了,那速度一起来,电动车的刹车根本不顶事。人们都说电动车是摩托车的速度,自行车的刹车。你说能不出事吗!”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他已经开了三年出租车了,前前后后和电动车的擦碰少说都有七八次了。
大多事故都是因为电动车跑得太快或是突然变道到机动车道上而引起的。对此陈师傅很无奈,因为很多时候一旦和电动车发生事故,机动车作为相对的 “强势群体”,都要对电动车方进行赔偿。虽然损失是保险公司出,但他还要赔上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他现在开车的时候,见到电动车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就出事了。
几乎每天,类似这样由电动车肇事的事故在市区频频发生。至于数量,交管部门目前只统计一些死亡事故,而大量的追尾、碰擦型小事故则不在统计之列,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有些城市的交警曾给出过所有交通事故中有60%与电动车有关的惊人数字。
来自苏州市非机动车管理所的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市区电动车拥有量已超过了百万辆,平均一个月就有2万辆新车等待上牌。
跑得快、负载大、持续长
“超标”的电动车才好卖
现在的电动自行车已经与传统的自行车大不一样了,大有“轻摩化”的趋势,车身越来越重,车速越来越快。国家1999年颁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中“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高于20公里,整车质量(重量)应不高于40公斤”的规定早就形同虚设。
昨天下午,记者以购车者的身份在位于人民路上的一家电动自行车门店里了解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一位男推销员热情地指着一排车身周围有保险杠、踏板很宽、与无级变速摩托车外形十分相似的电动自行车说:“这种车最高时速可达35公里,保证让你有骑摩托车的感觉。 ”而当记者问到这车有多重,能不能上牌的时候,男推销员说这车大概60公斤左右,肯定能上牌!
在同一条路上的另一家电动自行车门店里,一位女推销员指着一款电动自行车介绍说:“这种电动自行车的把手处设有高低速开关,在行驶中你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速度,按一下红色按钮,车速就会从低速变换为高速,再按一下这个按钮,车速就又从高速恢复到低速,骑起来相当方便。”记者看到这款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仪表上显示的最高时速是50公里,简直赶上摩托车了。当记者问起这类型号车的销量的时候,对方说现在的电动自行车,是越快越好卖,负重越大越好卖。
“目前我们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超速、超重的情况,还是有不少的! ”苏州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很多消费者一味追求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和负重,导致很多商家都在打着“擦边球”,制造销售“超标”电动车。而且不少消费者还没有买车上牌的意识,导致相关部门对于这些“超标”车管理上的困难。甚至一些消费者即使是买到了标准以内的电动车,还会特意找人将车的限速器拔掉,为的就是跑快些。
动真格企业害怕
12年前的标准有点过时?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实行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于1999年出台,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高于20公里,整车质量(重量)应不高于40公斤。不过,这个标准是有空子可钻的。因为它对电动车的重量限制仅设为重要项。目前强制规定的只有三个硬性技术要求,即“最高车速、制动性能和车架及前叉”,这三项指标中只要存在一项技术型指标不合格就可判定整车不合格。此外,它还列出包括“整车重量”在内的18个重要项目中,合格项目只要达到15项就可以了。因此多数企业对产品做了一定的“超标”设计。
超重超速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在苏州能上牌吗?记者还从非机动车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他们并没有自己对车重和车速作设定,而是根据由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统一发布的“上牌目录”来上牌的。据说,这个目录上的各种品牌、型号的电动自行车,都是经过工作人员专门测试,符合1999年出台的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后才进入的。但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市民,目前苏州通常在车辆卖场市民买了电动车后就能直接登记上牌,在上牌时并没有人会特意查看要上牌的电动车是否超标了。苏州街头开着的电动车大面积超标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如果此次警方在严查车辆牌照的同时,在电动车上牌时也严格把关的话,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因为记者就了解到,上海方面从2008年就实行电动自行车到非机动车管理所去上牌照,需先上磅秤,检验重量的举措。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警方又查车牌又严把上牌关的话,那对于我们来说可惨了。 ”苏州一家电动自行车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如果消费者买了车规定要强制上牌,而超标的电动车却又不给上牌的话,那企业生产出来的车还卖给谁去呀!
“限重40,限速20,这样的规定,对于目前的市场,可能已经有些不适应了!”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毕竟1999年的国标是按照当时的情况进行起草的,现在的消费者选购的时候都希望电动车能跑快一点、长一点、负载大一点。所以,他们也希望新的标准能够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