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曾经被誉为世界上碳排放最小的绿色交通工具,对于汽车尾汽造成大气污染来说,电动车对于生态是颇具意义的,于是电动车一直以来就标榜“绿色、环保”,而近日的一连串事件让人们对于电动车的环保意义产生了重大疑虑。
生产环节的污染难道不是污染吗?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环保不是概念,环保应深化到每个环节,生产当然更应该得到重视。
接二连三的血铅超标事件,让整个行业蒙黑色阴影,目前全国大部分的铅酸蓄电池企业进入整治状态,整个行业已经陷入停产状态。
但有专家指出,铅酸蓄电池污染是可控,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污染问题呢?主要可以从企业和政府角度分析。
由于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门槛低,制造工艺简单,投资周期短,利润丰厚,企业趋之若鹜,纷纷进驻,造成行业小、散、乱等问题严重,污染尤为突出。小型企业对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不够重视,环保责任心缺乏,环保设备投入少,甚至没有。生产设备跟不上,无法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
除了企业占据污染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让企业有机可乘。相关部门应该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对于铅酸蓄电池实施环保排放,监督企业高标准、严要求,从而做到清洁生产。
除了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容易造成污染,回收过程不可以忽视。所以妥善回收、再生废旧铅酸蓄电池同样重要,迫切需要得到解决,避免铅酸蓄电池的二次污染。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电动车的主要电源,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控制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促进铅酸蓄电池行业朝着健康、绿色方向发展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让铅酸蓄电池摆脱污染之名,更是让电动车真正环保化,让噱头成为事实,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