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将带动我国锂电产业发展

2011/6/24 阅读:4111

 随着车载动力锂电池市场的不断发展,全球动力锂电池据预测在2018年将达到3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电动汽车领域的锂电池产值将超过160 亿美元。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开始大量出现,目前注册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在2000家以上,2010年我国锂电池的产量约为20亿只,销售收入约为1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我国锂电池产能即可达100亿瓦时。然而与快速增长的产量不相称的是,2005-2008年,我国的锂离子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还能稳定在34%左右,可到了2010年,我国的市场份额却下滑到了18%。专家普遍认为,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我国锂电池产品竞争力令人堪忧。

  今年年初,中国工程院杨裕生就曾尖锐地指出,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如果不能解决“电池成组指标偏低、可靠性与一致性差”等问题,我国想要通过电动汽车“弯道超车”,最终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何解决动力电池生产的致命问题?我们就必须将目光转向锂电池设备行业,这个普遍被国人忽略的角落。

锂电设备的成本

  我国许多动力电池企业的生产理念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很多企业仅将注意力放在材料商,忽略了对制造装备的改善。他们往往是冲着产业结构调整和顺应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利好政策转型而来,没有生产电池的基础,(再加上国内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这些数量庞大的中小型电池企业对生产设备的需求很大,然而我国锂电池设备行业中,又还没有技术优势明显、规模较大、在行业内能起主导作用的领导企业出现,大多数厂商规模较小、产品单一而不成系列。于是不少电池生产企业选择购买价格高昂的进口设备,更进一步地抬升了自己的生产成本,最终可能陷入亏损。

带动锂电池产业发展

  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电池产品越来越向高端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电池生产企业的观念也在改变,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环境、工艺保障设备、检测设备、质量管理所需要的设备等等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端。这些为国内设备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需求。”在锂离子电池领域,设备投资大概应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3以上。全球电池制造装备行业2011年就有可能突破117亿美元,而国内的市场也呈加速度增长趋势,在近5年时间里设备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100%以上。国内锂离子电池设备技术水平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占据国内电池制造设备市场前三位置的豪杰特为例,2010年的销售额已突破6000万,预计今年可以突破1个亿。

  目前,锂离子电池设备的国产化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国内制造业基础薄弱,基础零部件较差,一些企业盲目追求低成本,降低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国产设备的信赖度降低,导致一些企业对国产设备失去耐心,转向国外;而国外的设备在满足制造工艺的升级和自主创新方面难以满足电池制造不断创新的需求。这种现状不但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影响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产业最忧虑的问题。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