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店里没有现车销售,如果买的话需要向厂家订货。”7月21日,当记者向北京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人员王先生询问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时,他向本报记者做了这样的表述。
王先生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卖过一辆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纯电动汽车的销售也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店里基本没有现车,买车非常困难”。
据了解,像上海市上牌照的电动汽车数量非常少,国内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比亚迪F3DM的销量也仅有几百台。
如果说中国传统能源汽车的制造水平与先进国家汽车制造水平有10至20年的差距,那么,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我们和国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同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与国外的差距远远小于传统汽车与国外的差距。
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是什么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新能源汽车成长的“天花板”?
行业标准亟待完善规范
“目前新能源汽车除了混合动力之外,纯电动车及其他代用燃料车尚无统一行业标准。”中大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马宪对本报记者说。
马宪用“打乱仗”来形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在他看来,目前该产业存在一个不良倾向总是认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把新能源汽车做出来。这就导致了企业各自为政、各搞各的技术路线。
在马宪看来,标准缺失将导致新能源行业无序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要健康发展,行业标准亟待完善规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曾指出,现在各地做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积极性很高,但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很难突破。
“单靠一个企业,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攻克这个技术难关,必须要组织行业或者跨行业的联合攻关。”李毅中说。他建议在政府引导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下,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加快研发和产业化。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电动汽车执行的行业标准有七八十个之多。在政策性法规之外,公安部有公安部的标准,交通部有交通部的标准,统一标准的缺位问题十分突出。“这是电动汽车行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从科技部推行“十城千辆”到“863工程”再到“三纵三横”,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行业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手脚。
“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整车测试标准,已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要求,尤其是在动力系统集成及通讯服务接口方面很难达到统一。”马宪说。
马宪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整车企业开发的电动客车只是将不同的动力系统部件拿来进行组装,由于执行标准各行其道,技术路线五花八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关键部件不能通用等因素,往往整车完成以后各项性能指标都不理想,而部件厂家又互相抱怨。
“结果,这样的整车投放市场以后,厂家没有底气,用户提心吊胆,对每个参与的企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马宪说。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记者了解到,充电不便等现实的问题,使新能源汽车的一些优点可望而不可即。目前专业汽车充电站稀缺,而家庭用户又普遍没有安置电源的私人车库,小区里的私人停车位上也无家用电源。
在马宪看来,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针对不同的充电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
根据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占全部汽车的1/2,约为6500万辆。如此巨量的新能源汽车要正常运行,就必须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和配套设施,特别是动力能量的补充。
汽车企业大多将建设充电站的投资寄希望于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金,而不愿自己掏腰包、承担投资风险。一些企业表示,国内电动车的技术、发展前景、政策支持、收益回报等暂时都还不明确,能否盈利还难以确定。
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认为,应该实现汽车行业与电力行业的“握手”。“如果电力部门不参与,新能源汽车很难成功。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的建立都离不开电力部门。”陈清泉说。
突破“天花板”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标准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根据产品技术特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马宪说。
马宪建议,要尽快建立统一的整车状态下的国家检测标准,起到规范、指导的作用。技术标准、检测标准与认证程序要与研发和生产同步进行,统一相关能源产业的技术标准、统一规划产品型号,推进产品标准化工作,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推动新能源汽车科研成果顺利地向产业化过渡。
马宪透露,目前,在电动客车整车的技术资源大多掌握在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一般只作为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很少参与市场验证,在市场体制下科研成果与企业间的经济利益、技术利益、知识产权等形成的壁垒,阻碍了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
“如果联盟企业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共同攻关,那么电动客车的标准建立将遥遥无期。”马宪说。因此,马宪建议,要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汽车企业、科研院所、终端用户组成的创新合作机制。在某些尖端领域,有国家(或协会)出面组织协调,组建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盟,选择和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基础,有前途的企业率先突破,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专项攻关。
对于基础配套设施的建立,陈清泉建议,电力行业和汽车行业成立联合工作组,探讨大家分摊的利益,以保证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安全和便利。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7日,国家电网正式对外宣布旗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运营模式。国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国家电网将按照“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的基本商业模式,加快充换电站的布局和建设,预计全年将建成充换电站150座,并在北京、杭州、天津、合肥、南昌等城市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