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扎堆拿“准生证” 量产仅占计划的5%

2012/4/9 第一财经日报 阅读:3098

  [ 很多企业上了目录的新能源车未必真正量产,主要出于成本考虑,但既然国家鼓励,先占个名额再说 ]


  虽然汽车企业上马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依然高涨,但走进消费者生活的新能源汽车依然寥寥无几.


  在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最近一期(第235批)新车准入目录中,扎堆出现了多款新能源汽车,包括一汽集团的一款混合动力轿车,以及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荣威的一款纯电动轿车.


  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传祺一款混合动力轿车出现在目录中.不仅如此,商用车企业江铃汽车首次推出一款纯电动轿车,未来或将以此进军乘用车市场.中通客车一款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拿到了准生证.


  继一汽-大众用“开利牌”自主品牌纯电动车来满足国家的政策新规之后,更多合资企业开始尝试“一石二鸟”的思路.不仅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的纯电动车此次进入目录,从此次公布的目录上看,东风悦达起亚的自主品牌“典悦”也是一款纯电动轿车.


  似乎这是一个互相矛盾的逻辑--市场尚未形成,车企却十分积极.由于成本等诸多原因,新能源汽车推广并不尽如人意.来自工信部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有75家车企的361个新能源车型登上了产品公告,但2011年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仅8000多辆,与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定的50万辆以上的产销目标相去甚远.


  在国内25个“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中,完成率超过50%的城市只有10个.Automotive Foresight总经理张豫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到2011年底在城市里跑的真正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总量,只占计划的5%左右.


  从结果来看,虽然汽车企业大多宣传“具备新能源汽车的量产条件”,但很多都是零产量.


  4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举行汽车业分论坛上,与会的中外汽车企业家均表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业界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已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仍困难重重.


  标致雪铁龙第一副总裁格雷古瓦·奥利维坦言,由于续航能力弱、设施不配套等因素,电动汽车大力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他预计,到2020年,80%出售的汽车仍将是内燃机技术.


  不过,中国汽车企业仍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的“准生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汽车企业研发方面负责人告诉本报,很多企业上了目录的新能源车未必真正量产,主要出于成本考虑,但既然国家鼓励,先占个名额再说.


  无法量产实现不了规模效应,成本无法摊薄,政府一度希望通过政策介入解开这个恶性循环的死结.


  不久前,国家四部委明确要求对新能源汽车免车牌拍卖、免摇号、不限行.而地方政府也争相推出鼓励政策,例如,北京市提出到2012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达到3万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上周再次被传即将发布.工信部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日前公开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目前大家已普遍认同要先走混合动力,再走纯电动,最后过渡到燃料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之争逐渐平息,该政策有望重新修订后在今年上半年发布.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十二五”开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体进入了导入期,这个时期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二是上升为国家新兴产业战略高度.


  “但要真正完成导入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于中国而言,包括政府和企业,切不可浮躁与急于求成.”王秉刚坦言.


  (第一财经日报)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