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尊重市民选择出行工具的权利

2007/1/17 现代快报 阅读:3653

我所生活的广州市以及海口等城市的一些人正在“争”路权。广州市政府在城区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引起众多用户和自行车行业协会的强烈“反弹”。近日报载有广州的电动车用户将有关部门起诉到法院。看来广州市有关部门想“不争论”也难“扛”下去了。

我当然是支持市民依法争取自己的行路权的。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这个“人”不只是用公车的官人和有私家汽车的“富人”,而是广大市民群众(自然也包括官人和“富人”);城市要宜居要各阶层人众和谐相处,必须各得其所,类似于俗话所说的“鱼有鱼路,虾有虾路”。

不少地方的市政当局在反思城市交通建设和发展问题,重新认识以支持汽车产业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实力”为出发点的城市建设规划。这是十分必要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在这个大背景下,不少人提出重新评价自行车,不再将它视为需要尽快淘汰的落后的交通工具,不再将大街上汽车的洪流视为现代文明的标志。这种观点我很赞成,不仅因为它符合环保理念,也符合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对尚不富裕的群体出行工具选择权即“路权”的尊重。

然而,另外一种现实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中国的大城市不可能回归自行车时代。

城市变大了,上班一族的通勤距离大大延长;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城市人口数量上十倍增多,人口密度已今非昔比。北京长安大街自行车流滚滚的时代,人们住的多是平房和三五层的楼房;而今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装了那么多人,都上街骑自行车那得有多宽的马路才行?

所以说,自行车应当有它的上路权,但是在大中城市,它只宜作为交通工具的补充,在校园里、在社区里、在一定范围内。像深圳市在“华侨城”建社区专用自行车道,广州市拟在部分道路恢复自行车道,北京市规划委提出改善交通策略给自行车以适当空间,都是可行的。至于像杭州市正在搞的“骑车上班周”,那就只能是一周生命的宣传“活动”,若作长期想则未免太浪漫了!

路权不等于车权。保障普罗大众的行路权,不在于自行车道有多宽;在尊重市民出行工具选择权的条件下,最重要的是要切实做到市政建设和管理的公交优先。

在这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止是经济发达)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在美国城市,官车不优先而载中小学生的校车最“威风”;在韩国首都首尔,公交车在主干道中间的专线上跑,汉江上的桥梁比广州市主干道上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还密。最好的榜样是香港岛,在那么逼仄的一块地方,那么多高楼和数百万人,街道窄又弯,公共汽车却跑得飞快,还是舒适的软座。相比之下,内地许多城市交通拥堵,实在说不过去。借用一句老话,这叫“人的因素第一”呀。

城市要宜居要各阶层人众和谐相处,必须各得其所,类似于俗话所说的“鱼有鱼路,虾有虾路”。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