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泰斗”级人物、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郭孔辉
随着我国能源政策不断调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它将走向何方,突破点在哪里?近日,汽车行业“泰斗”级人物、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郭孔辉,来渝参加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本报对他进行了专访。
纯电动车在农村大有可为
记者:日前,比亚迪、荣威等汽车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计划。这是否意味着该产业在短暂沉寂之后,又迎来一个发展高潮?
郭孔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从绝对量来看,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还会增加。因此,无论从节能还是环保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即使当前该市场遭遇了一些挫折,但从长远来看,其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汽车企业正是看到这一点,才纷纷加快市场布局。
鉴于混合动力汽车成本高,国内技术不太成熟,我更建议发展家用纯电动车。家用纯电动车多为短距离行驶,速度不快,四人座的车价仅三四万元,使用费用也比汽油车便宜4/5,这些特点很适合在农村使用。
为此,可以先在农村普及纯电动车,而后推广到三、四线城市,最后延伸至一线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建充电站不需太密集
记者:有人认为,缺乏充电站是普及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瓶颈,充电站用不用像加油站那样建很多?
郭孔辉:没有这个必要。不同的汽车对充电站的依赖不同。比如,运用混合动力的汽车,由于有油的储备,即使不马上充电,也不会影响行驶。而就纯电动车而言,也要分车型。像用于代步的小型电动车,只要车程在60公里之内,用户可在家充电,晚上充满电,白天就足够用了。
只有用电量很大的大型电动车,如时速100公里以上、续驶里程也远超过100公里的,才需到专门的充电站充电。对此,城市建设可周密科学地规划,整合资源。我建议几种充电模式并举,比如,可采用租赁新能源汽车的模式,即厂家能够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车辆,用完以后再收回,并负责车辆的充电、维护、保养、停放等工作。这样做既经济环保,又解决了充电站问题。
人才培养没有捷径可走
记者:目前,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郭孔辉:汽车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技术人才缺乏,是一大制约因素。
现在,我国很多汽车企业喜欢走捷径、图轻松,跟外企合作办合资企业。但这样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很难培养真正的汽车技术人才,也就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合资企业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商手里,他不会甘心让你掌握核心技术,培养出一个竞争对手。所以,本土汽车企业应首先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那么,企业的技术人员如何才能成为专业人才呢?我有一个药方,共有“四味药”:自主、认真、苦练、创新,尤其要能经受住寂寞,踏实肯干,切忌急功近利和浮躁。
当然,只有经济大环境好,企业发展顺利,高层次技术人才才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