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警示价格上行风险加大
央行将灵活运用利率工具提高调控效果
专家认为有必要适时适度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07年投资和信贷出现反弹的压力较大,价格上行风险加大,整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为此,将灵活运用利率工具,提高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逐步发挥价格杠杆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央行上述表态不仅是增强利率工具灵活性的信号,也意味着利率水平会有所变化。在今年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适时适度加息很有必要。当CPI增长超过2.5%以上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央行就应该提高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
在报告中,央行提出,今年将加强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调控的协调配合;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的利率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市场基准利率建设,推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逐步发挥作用,健全市场化的产品定价机制。
此外,将加强和改进流动性管理,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进一步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作用,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汇率弹性;引导商业银行均衡、合理放款,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贷款。
报告提出,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改善金融资产结构,丰富市场层次与产品种类,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在稳步扩大已推出金融产品规模的同时,鼓励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创新,加大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力度,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通过提供更广泛的金融参与渠道和金融产品供给,拓宽居民收入来源,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扩大消费中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公司治理和优化金融结构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加快政策性银行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多种所有制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小额信贷方式,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其他金融机构改革。
在外汇管理方面,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继续有序放宽企业和个人持汇、用汇限制,加快外汇市场发展,扩大外汇市场产品,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逐步放宽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规模、品种等限制,继续大力支持有实力、守信用和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改进外债管理方式,严格控制外债过快增长,同时继续落实和巩固贸易外汇收结汇、个人外汇和外资进入房地产等监管政策,加强对贸易信贷等资金流入的管理;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和非法外汇交易实行严密监测。
作者:郭凤琳
[$page]
2006年四季度,居民对物价预期指数已上升至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点,整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对冲过剩流动性仍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将不得不继续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过多的局面。
该报告并预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预计我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可能略有放缓。
2006年全年CPI增速比2005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11、12月份CPI的猛增,让央行有些史料不及。日前,央行副行长项俊波曾坦言:“物价上行风险有所加大,整体通货膨胀压力值得关注。”
申银万国高级经济学家李慧勇表示:“目前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一方面利率作为价格杠杆在控制信贷和控制投资上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没有办法有效控制信贷和投资的反弹问题。”
汇丰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屈宏斌和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也均认为,上半年加息可能性很大。
2006年,央行曾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除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外,分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1.5个百分点;并曾两次加息。
从实际效果上看,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势头有所缓解,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基本适应,促进了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此外,央行再次重申,今后要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有专家指出,汇率弹性的增强,有可能导致汇率升值步伐的加快。
作者:苗燕 禹刚
[$page]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预测称,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预计我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可能略有放缓。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连续4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03年增速为1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2006年为10.7%。
虽然预测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放缓,但央行报告强调指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国民经济总体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央行报告称,随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2007年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将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也将得到加强。同时,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
对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央行报告认为,当前投资、信贷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整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央行判断,未来价格上行风险有所加大,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
作者:张旭东
[$page]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对冲过剩流动性仍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中央银行可能将不得不继续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过多的局面。
所谓“流动性过剩”,简单来说主要指银行资金充裕,信贷投放的冲动性较强。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加剧,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央行需要放出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我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凸显。
央行发布的这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央行从2003年就开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2003年4月启动央行票据发行,当年9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003年至2006年,发行央行票据净对冲流动性约3万亿元;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深度冻结流动性约1万亿元。
央行表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国内问题。从根源上看,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是国内外多种因素造成的。如果国内外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国际收支较大顺差仍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持续。这意味着,流动性过剩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存在。
作者:张旭东 于文静
[$page]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2006年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趋于平稳,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依然较快。
据统计,2006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5%,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不过,部分城市房价涨幅仍然较大。2006年第四季度,同比上涨较快的有深圳、北京、福州、厦门等城市。上海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持续下降。
这份报告称,2006年针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务院启动了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为目标的房地产宏观调控。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开发投资实现平稳增长,住宅开发结构得到一定改善,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依然较快,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
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经济适用房投资回升明显。2006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增幅保持稳定。2006年1至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其中,商品住房销售面积4.1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6%。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9%;其中,商品住房空置面积67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
房地产贷款增速进一步提高,开发贷款增速较快。2006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6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65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4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996亿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0个百分点;购房贷款余额2.2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630亿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快3.3个百分点。
作者: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