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华盛顿邮报》,原文作者是Tim Paradis,现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2006年,海外共同基金在中国股票市场上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它们的许多利润都被打上了“中国印记”。但是,对2007年投资中国股市可能获得的回报,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们开始产生了强烈怀疑。
与当年美国网络泡沫浮现时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投资者把大把大把的钱投入到股市上。许多投资者甚至来不及选择股票就下了买单,市场炙热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网络泡沫破裂后,纳斯达克指数从五千多点,一路下跌到一千多点。许多人的发财梦也随着泡沫的破裂而破碎。
洛山矶卢斯投资合伙人公司(Roth Capital Partners)负责人Donald H. Straszheim说:“现在,中国股市上的许多公司与当年硅谷刚兴起时十分相象,它们中的一些可能会成长壮大,但更多的会消沉破产。”他说:“这个市场上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屈指可数。”
尽管中国股市机会很多,但投资者还是要十分小心。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一样,尽管许多公司满怀信心的来到这里,但真正获得赢利的只是少数。
目前,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许多问题,例如公司治理、市场监管和国有股上市等,并没有获得实质性改观,因此,从长远看,投资者要想在中国股市获得回报更需小心谨慎。
去年,中国上证综合指数上涨了130%,大部分股票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还多,显现出了少见的牛市行情。
但是,最近几周里,中国沪深股市却因为一些并不具有实质内容的负面评论而一泻千里。这种风吹草动就让市场变脸的戏剧表现让投资者看到了中国股市的脆弱性。
市场调研公司Morningstar的投资分析师Arijit Dutta说:“投资者应该能预见到这种调整,尤其在去年出现大涨的情况下,市场回调不可避免。”他说:“我们要给投资者一个他们不太乐意听到的建议:不要再跟风投资基金,尽管基金在去年上佳表现,但现在确实已经不是购买基金的最佳时机。”
基金盈亏调查研究公司Lipper的分析师周良(音译)说:“尽管现在购买基金已经不便宜,但投资者的购买欲望还是非常强烈。”他说:“尽管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着10%的增长率,但投资股市的回报率却会大幅缩水。”(本文来自《华盛顿邮报》,编译时略有删节)
陶冶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