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国产汽车命名之争:是自主品牌还是中国品牌?

2013/5/15 中电动车网 阅读:659

 

这两天,网上线下对汽车工业出现的将“自主品牌”更名为“中国品牌”的讨论甚为热烈。尽管唱赞歌的和唱反调的说辞本身都不无夸大和渲染,尽管首先提出这个诀窍的某行业机构努力低调淡化新词的出处,但“自主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对立,反映的不仅是名分之争,更是发展理念之争。它在新中国汽车工业建立60周年的时候,把一个纠结多年却又无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再一次以近乎戏谑的方式呈现出来:到底还要不要真的做自主?

 

中国工业各界不止一处有“自主品牌”,但平心而论,近些年来要说在公众心中名气最大的,估计非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莫属。但就是这样一个年纪不轻气场却新的特殊品牌群体,在没有出名时,不是主动抱怨在外资涌入大潮中待遇不公,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动爆出模仿抄袭的负面新闻;在其成名后,则更是接连不断地被指责为创新弱、傍外资、不作为等等。现在,有人还嫌这样一个品牌群体身负轻松,还要弄出一个“集体换名”的把戏,硬生生地让看不明白的人们对这个群体再添异样的隔阂感来。

 

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我们在分析市场动态趋势的时候,常常喜欢按照国别来分类,比如德国品牌、美国品牌、日本品牌等等,恰恰缺少“中国品牌”,如果把“自主品牌”改成“中国品牌”,岂不是方便?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倒是没有什么好深入争论的了。问题是,在某机构的数据统计中,纳入“中国品牌”统计范畴的,除了过去约定俗成的那些纯正的“自主品牌”数量之外,还有饱受诟病的所谓“合资自主”车型!这就让人无论如何没法淡定了。

 

从“自主品牌”到“中国品牌”,名字是公开变的,内涵却是背地里换的。这一明一暗的变化,在名词的创造者看来,好处是明显的:我们孜孜以求的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数据,不费吹灰之力就扩大了(因为把合资自主也加进去了嘛),大家——主要是一些政府相关部门、一些挟“洋品牌”自重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脸上都有光,还巧妙地绕开了局外人——主要是关心中国汽车工业长远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的人——关于合资自主品牌是不是自主品牌的纠结与争议,如此一举三得的好事,何罪之有及何错之有?

 

而在不愿意看这种掩耳盗铃般精神胜利法取得胜利的人们看来,把“自主品牌”变换为“中国品牌”,简直就是自欺欺人。一个简单的反证逻辑是:外国品牌的所有者为什么乐于见到我们这样改名?为什么他们乐于见到我们绞尽脑汁地要维护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说到底,恐怕还是因为,这样做除了消解掉我们好不容易才提振起来的做纯正自主品牌汽车的勇气和信心、蚕食掉我们好不容易才集聚起来的做自主品牌汽车的资源和能力之外,没有什么实质的好处。这就是说,我们的一些好心人,用“中国品牌”来替代“自主品牌”的善意,在跨国汽车公司的眼里,更有点像一种可怜的自慰。

 

长期以来,汽车工业中那些“麻烦”不断的自主品牌——尤其是那些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乘用车自主品牌,看似是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实则是它们在政府管理部门、汽车行业机构、汽车媒体公众、汽车顾客、国际竞争对手等单元构成的飘忽不定的环境中始终没有找到各自所期盼的定位。它们的确每年都尝试着用出色的成绩来为自己营造更宽松的成长空间,但它们收获的却常常是挫折与逼仄。

 

将这些自主品牌从挫折与逼仄中解脱出来或解放出来,不是同意将“自主品牌”改成“中国品牌”那么简单。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支持自主的决心可钦可佩,但不把自主品牌的规模和短期效益看得那么重,似乎是让自主品牌企业能够埋头真搞自主的定心丸;对一些行业中介机构来说,搭建公益性的统计分析、协调促进平台,多多益善,但数据之后的文章,似乎还是留给企业自己去做更有好处;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多年做自主的付出值得肯定,但懂得在“深水区”迎难而上似乎比避难就易更有利于自主品牌的真实发展。在这里,最大的忌讳就是拿“自主品牌”当百搭牌,用政治利益绑架“自主品牌”,最大的败笔则是自以为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和搞定一切。

 

因此,与其说,那些公开反对使用“中国品牌”的人,是在反对这个名词把熟知而亲切的“自主品牌”抹杀了,毋宁说,这个貌似大气的“中国品牌”的背后,公然抽离了“自主品牌”中天然存在的核心技术和企业独立性这样的重要元素。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