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计划联手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争取在2013年内建成600个充电桩和5个大型充换电站,组成合肥市“5公里充电圈”,以保证电动汽车运行。
5月15日与普天新能源副总经理傅毅确认了此消息。这一计划中,除了“5公里充电圈”这个概念外,最引人注目的因素正是普天新能源的介入。相比过去几年中以电网为主导的充换电网络建设模式,普天的进入意味着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正日渐开放。
合肥市并不是普天扩展充换电网络版图的第一个城市。在深圳,普天新能源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并成功运营了两年多。在上海、广州等地,普天新能源也建立了子公司,并跟武汉等城市进行了沟通。
普天新能源副总经理傅毅接受第一电动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充换电基础设施市场已经开放了很多。“如果大家都持比较开放的心态,共同把基础设施做市场做起来,对于市场政府企业都有好处。”傅毅认为。
自从中国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设施的建立就成为备受关注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难题之一。在早期,几乎国内所有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都由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承建。
目前,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傅毅认为,把建设、运营充换电设施的流程都当作电网公司的责任,是导致目前建设缓慢的原因之一,而开放市场可以降低电网建设的压力。“业内一说到基础设施,就会说国网占全国85%的市场”,傅毅说:“多方共同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也可以缓解国网自己的压力。”
“电网公司有它自己的社会责任,充换电基础设施中,电网既供电,又用电,那么这两者的关系怎么处理比较合适?这里面涉及一些比较细的问题,比如充电的价格怎么定?充电服务是属于新行业,还是算成电力销售?这些问题上,地方政府和央企其实都有不同的声音,这些矛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傅毅表示。
4月,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第一次从政府层面明确提出,将开放基础设施的市场,欢迎电网非电网企业一块来做。规划上还提出,政府将把基础设施选址、用地、配电等问题安排好。
面对一个已经开放的上海,普天新能源也跃跃欲试。“上海政府未来的设想是3年内推3万辆新能源汽车,而北京的想法是3年内推5万辆。按照政府层面的想法,这两个城市未来的市场会很大,”傅毅告诉记者,“但具体普天能参与多少,现在还不知道。”
此外,普天和武汉市相关部门正在做沟通,希望能进入武汉市场。普天还可能配合江苏省政府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但在开放的趋势中,也有隐患存在。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来自未确定的中央政策和企业地位。
目前,虽然合肥、上海、深圳的地方政府支持第三方进入充换电建设、运营市场,但国家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资质的认定,运营流程中的责任分配、资源分配等。
但如果未来上述问题没有解决的话,第三方企业在这一领域做得越大,面对的压力和风险就越大。傅毅对记者表示:“运营商拿到一个项目做的时候,会去算账,会去考虑风险,风险太大的话,投入都会很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