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网】中国电动汽车在未来的十年是一个很大发展的好时期,不过现在面临多方面严峻的问题,不光是在技术层面,政策和市场方面也有涉及到。中国电动汽车要真想迎来事业的春天,还必须解决眼前这七大严峻的挑战:
一、地方政府过度的保
科技部对电动汽车这个项目很重视,都把它们作为新兴的产业去重点打造,时不时还要求地方政府补贴一些费用给它们。要是自己城市的车企,这么做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是,会让这些补贴向其它城市流去。此外,某一些企业如果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了挤进一地市场,通常都会在当地兴建工厂,让业绩和财税一直在当地保留住就好。如果越轨闯进了别的市场,一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投资项目中疲于奔命,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缺少“汽车身份证”
汽车厂家在其它城市兴建工厂,汽车生产资质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在行内都被称之为“汽车身份证”。政府两年前就没有再发放这种东西了,所以如果电动汽车企业野心比较大,想跑到外地投资兴建工厂,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要跟当地的老品牌洽谈合作事务,成本会提高不少:第二就只好等国家派发“汽车身份证”了。
三、充电项目的竞争
现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那么好,不少企业都想在里面赚到钱,对电动汽车很重要的能源供应商——电网公司,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那么完善的情况下,老早就开始策划,根据自己的标准去创建充电站和充电桩在很多个城市,结果弄巧成拙,跟市面上的那些电动汽车根本连接不到一块。而且,电网公司老是借着打安全牌,垄断了充电站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活,向有关单位索要高额的建改费,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因此增加了许多。
四、城市公交单位补贴柴油汽车存在隐患
公共交通是中国每个城市都有优先发展的项目,它们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不管是现役的还是马上要退役的。如果把公共汽车全部置换一遍变成电动公交巴士,公交公司会耗费掉一大笔钱,此外,由于不少公交公司其实非得不赚钱,还反而一直都在亏钱状态,哪怕是要它们拨款200万投资一台电动巴士都有点困难。
五、电动汽车在农村的市场没有补贴
电动汽车在25个大城市和发展中的城市实施补贴政策,但一些比较下面县的乡镇和农村就享受不到这些补贴,这样有失公平。
六、传统汽车商排斥+坊间民众缺乏兴趣
传统汽车商觉得搞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创新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对这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一般的民众也不了解电动汽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担心这种汽车不太安全,这些对电动汽车的推广都是不利的。
七、电动汽车如何竞争得过传统汽车。
说白了就是怎么建立一种可以赚到钱的商业模式,不要奢望政府会一直补贴电动汽车,市场化的建设怎么实现,如何竞争得过传统汽车,建立一种赚钱的商业模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