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便捷有效的充电网络,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问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和正常使用。随着国家积极出台举措推广电动汽车,电网和石油石化企业布局充换电市场热情的不断升温,该问题愈来愈突出。
目前市场上以电网和石油石化企业主导投资建设充换电设施,但各自独立经营使得电动汽车市场面临诸多问题。现阶段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案除了引入民营资本,还要加强电网和石油石化企业的合作,共同规划充换电站设施建设。
电网企业独立经营充换电设施存在的问题
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问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成有效的充电网络需要较长的时间和高昂的投资成本。目前我国充换电站数量只有500多座,而加油站有10万多座,平均10多公里一座。相关数据显示,单座充电站和换电站固定建设投资为1000万元左右,如果未来充换电站要达到像加油站一样方便的充电网络,大约需要1万亿元资金,即使未来建设的充换电站比试点规模小,至少也需要5000亿元资金。
二是征地难。从安全角度考虑,多年前许多城市已不允许市内新建加油站,即使政策积极支持充换电站的建设,但要在市内较大面积征地形成充换电站网络也将面临重重困难。而在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情况下,在市内建充换电设施更有利于晚上和闲余时间充电。
三是盈利难。电网企业没有经营类似业务的经验,市场开拓和成本控制都需要一一个摸索过程,参考电网企业电动汽车试点电价和投资成本等因素,目前实现盈利很困难。
四是在电动汽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提前大规模建充换电站面临固定资产减值风险。从目前电动汽车市场销售状况来看,私人购买数量很少,即使电网抢占市场建立了充换电设施,仍面临由于无车充换电而闲置设施的风险。电动汽车距离普及尚有时日,而充换电设施将由于折旧成本增加而不断减值。一般充换电设施按照10年折旧,假如5年后电动汽车市场才初具规模,那么等真正使用的时候,资产已减值一半。而石油石化企业可以在加油站同时实现加油和充电,大部分固定资产可以加油、加气、充电共用,因此该问题并不突出。
石油石化企业独立经营充换电设施存在的问题
对于石油石化企业而言,主要问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源没有保障。目前我国缺电现象频发,尤其是东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是未来电动汽车重点普及区域。如果石油石化企业单独建设、经营充换电站,未来将面临电源不能保证的致命风险。有消息称已有数家石油石化企业投资发电领域,但由于我国目前销售电价低,发电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石油石化企业对该领域没有任何技术优势,投资陌生领域会加重亏损风险。
二是对充换电站缺乏专业管理的经验。充换电站可能随时需要处理和电能相关的技术问题,石油石化企业在这方面不具有专业和流程化优势。
三是不具有调峰优势。未来电动汽车领域将成为智能电网有效的调峰方式,充换电信息需要及时与全部用电信息进行关联,才能有效实现电能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风能在夜间较充裕,但不能储存,夜间一般为用电低谷期,在这期间为电动汽车充电,或为换电设施充电,风能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化石能源的用电量,实现节能减排。但只有电网企业才具备大范围调配电能利用的能力,石油石化企业在无法随时掌握用电高峰和低谷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市场需要为电动汽车充换电。如果电动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就有可能加剧电网调峰负担,增加缺电频率。
四是电价高买低卖带来的盈利风险。截至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电动汽车市场的电价,从电网企业电动汽车试点的政府指导电价来看,政策差异较大且处于较低价位。山东地区“按照比同类燃油空调公交车每公里平均油耗价格低0.05元”执行,空调公交车大约每公里耗油0.3升,现阶段若按照7.5元/升,每公里耗油2.25元计算的话,则每公里电价为2.2元,空调公交一般1度电行驶1公里,因此电价大约相当于2.2元/度;浙江试点“电量计费单价按照0.945元/千瓦时,网购电价按照0.395元/千瓦时”,基本处于亏损;四川省认为电动汽车现阶段不应以盈利为目的,实现成本回收即可,趋向“以补偿充电站基础建设成本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的”的电价方案。从电网企业的试点经营理念来看,目前主要趋向于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理念,并未完全以盈利为导向,各地电价差异较大,且试点盈利状况不理想。石油石化企业大范围介入电动汽车市场领域必然要面临盈利的风险,如果从电网购进电源,可能要面临比电网充换电设施购进电价成本高的问题。
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竞争对充换电市场的警示
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从1998年开始呈现以中石油、中石化和社会加油站共同竞争的格局。市场竞争前期,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被国家控制。2001-2004年,中石油炼油与销售处于微利状态,2005~2008年开始逐年亏损,到2008年亏损额高达829.7亿元。当年中石油股份公司盈利1144亿元,炼油与销售对总体盈利状况影响比重达到-72%,成品油零售市场成为中石油的短板。近年来,由于我国油价逐步与国际接轨,成品油零售价格不断提高,中石油该业务领域才出现微利,2012年销售毛利率仅为3.4%。
依靠掌握的油田资源就能轻松赚取高额利润的中石油,这些年在零售市场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非但未见成效,反而加重了管理负担,当初不计成本雄心勃勃与中石化抢占加油站市场,目前却遭遇“鸡肋”的困局。2012年底,中石油将半数加油站进行内部承包,此举也显示出其在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经营困境。中石油加油站业务多年来不断变换经营方式,早在多年前已有不少地方尝试过内部承包和外部承包,但效益并未改观。
除了油价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影响中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的不景气,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石油企业内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生能力”天生就很弱,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策性负担。在零售油价执行国家低位定价的时期,国家对石油国企承担的亏损进行补贴,企业把自身管理和经营失误造成的问题也归咎于此。这使得国家在分不清亏损真正原因的前提下承担了全部亏损责任,从而使企业承担的市场经营风险压力小,也影响了其盈利的积极性。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只要有政策性负担的存在,无论将国有资产私有化还是股份制,均不能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目前我国电价也存在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