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世界金融之都?为了这个头衔,最近纽约和伦敦“打起了嘴仗”。伦敦市政府委托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15日公布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46个金融城市排名榜》,伦敦被评为第一名。纽约当然不甘示弱,在20日由纽约企业家联合会和普华永道公司联合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报告《机会之都:21世纪商业竞争的指标》指出,在金融中心的竞争中,纽约依旧排名第一,伦敦排名第二。但后一报告也给纽约和伦敦泼了一盘冷水,以上海和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大都市在多项竞争力指标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追赶势头。
15日公布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46个金融城市排名榜》是伦敦市政府委托一家伦敦调查公司进行的。报告指出,在全球46个最具竞争力的金融城市中,伦敦和纽约的金融竞争力遥遥领先,但伦敦已经超越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之都。报道指出,美国金融监管法律过于严厉是纽约在竞争中失分的主要因素。
“如果纽约人被这个结果刺痛的话,我可以理解,毕竟纽约曾经遥遥领先。但现在伦敦已经追上来了。”该排名榜的撰写人之一马克·英德尔说。
对伦敦的“宣战”,纽约商业领袖却嗤之以鼻。“‘金融之都’这个头衔一直由我们拥有,他们只不过是苦苦追赶的落后者。”纽约企业家联合会的执行官凯瑟琳·怀尔德说。纽约企业家联合会20日和普华永道公司联合发布了一份城市竞争力报告。这份名为《机会之都:21世纪商业竞争的指标》的报告以金融公司总部数量、金融和商业领域中的就业人数来衡量金融竞争力,结果显示,纽约领先于报告中的其他10个城市,排名第一,伦敦排名第二。
纽约华尔街的指示牌
纽约感到忧心
其实,今年1月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委托咨询公司麦肯锡进行的一份调查就指出,“纽约正在丧失竞争力,并很有可能在10年之内失去‘全球金融之都’的地位。”纽约商业领袖对纽约金融竞争力的信心难掩纽约面临的忧患。
2001年,选择在纽约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占了全世界的57%,但是2005年这一数据已经急降到16%。据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统计,2006年前10个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为187亿美元,伦敦交易所为320亿美元,企业到纽约上市的兴趣正在降低。
分析认为,纽约金融服务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是美国金融监管法律过于严厉、法律程序繁琐和会计制度过时,例如,伦敦证券市场只有一个监管机构,但美国有超过十个联邦、州政府等监管机构。另外,美国的移民政策在人才引进上也没有优势。
后起之秀急起直追
但是《机会之都:21世纪商业竞争的指标》也给纽约和伦敦泼了一盆冷水。该报告指出,在21世纪知识经济竞争的大背景下,金融竞争力只是其中一项竞争指标,并不能决定一切。尽管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依旧是国际大都市竞争的龙头,但以上海和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大都市在多项竞争力指标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追赶势头。
《机会之都:21世纪商业竞争的指标》利用商业成本、人才储备、技术智商与创新能力、交通配置、人口优势、金融市场、商业氛围、休闲设施、安全这9个方面的指标考察了目前世界上11个成熟或新兴的大都市,它们包括: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洛杉矶、法兰克福、多伦多、芝加哥、亚特兰大、新加坡和上海。
报告指出,在20世纪,港口容量和制造业的规模是一个都市兴起的重要指标,而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竞争,除了上述因素,人才储备、交通配置等指标将在城市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成为21世纪的‘机会之都’,这个城市不能仅仅是商业和投资的中心,而且也必须是吸引公司到那里去进行全球贸易的‘磁石’。”纽约企业家联合会主席查尔斯·普林斯说。
根据这份报告,纽约在金融市场、交通配置等三项指标中排名第一;伦敦在人才储备(包括世界顶尖学校、诺贝尔奖得主人数等)中拔得头筹;东京在技术智商与创新能力中名列第一;巴黎则在休闲设施上领先。
但在商业氛围、人口优势(包括人口年龄分布等)等软件上,洛杉矶、多伦多、芝加哥、亚特兰大等城市名列前茅;在安全、成本等方面,新兴城市也占有优势;上海在兴建休闲设施上投入很大。
报告强调,尽管上海和新加坡等新兴都市在各项调查的排名中都比较靠后,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竞争力不够。报告指出上海和新加坡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起步阶段,城市指标与纽约、伦敦等成熟的大都市相比自然逊色,但要拿它们与发展阶段相当的城市相比,它们强大的竞争优势马上就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