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显示,对电池续航里程以及售后维修和质保的担忧,成为消费者放弃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日前由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中明确提及,车企想要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下称“《目录》”),在相关车型技术必须满足此前出台的国家标准的同时,还必须“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1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质保”。
对此,有观点认为,上述政策的出台,有望规范新能源汽车的质保期限,并进一步打消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虑。因为,在此之前,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一辆市场指导价在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池的成本约在7万元左右,占总成本的近1/3。与此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对电池性能的要求极高,一般电池能量密度在衰减至80%左右时,便不能再继续使用。这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换置电池时,将再度面临高额的成本。而免费质保的推出,无疑可降低消费者在售后上的成本。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质保时限的明确是否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仍然难下结论。因为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以及上汽荣威的车型,在电池的质保期限都达到甚至超过上述规定。以比亚迪秦为例,目前厂方给出的“整车6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以及电芯终身保修”,而上汽荣威E50在为整车提供3年10万公里的质保外,还特意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5年10万公里的质保。而北汽则为其E150ev的电池提供5年不限公里的承诺。
对此,有业内人士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车用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在5年以上,而车企给出的质保期,一般都不会出现大幅的衰减和故障。因此,在该人士看来,国家应该引导整车企业,对电池等成本较高的部件,提供终身或更长的质保,以进一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与此同时,上述人士还表示,为什么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价格高居不下,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规模化,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流通系统。据其介绍,在国外,针对电池一般都会有“回收”,比如将汽车上淘汰的电池梯次利用在储能或者通信等领域,以此降低成本。据了解,在此之前,由于回收利用的落实和规模化效应的提升,电动车生产企业特斯拉使用的18650圆柱电池的成本从2007年到2012年间降低了约40%。
虽然如此,在国内,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并未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据记者了解,上述企业中,除比亚迪有提及电池的回收外,其余企业并未有进一步的动作。而比亚迪虽然有所提及,但记者从上海地区的比亚迪4S店内,并未获悉到相关的回收细节。而江淮汽车新能源板块的负责人此前曾对记者表示,江淮已经在考虑上述回收利用的事情,但尚未有具体可行的方案。
“电动汽车的市场还没完全开发。另外,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从理论上看完全可行,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阻碍依然很多。”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罗焕塔认为。而在OFweek行业研究中心新能源分析师孙栋栋看来:“由于我国不同车企的电池路线、电池的规格和对电池的测评要求各不相同,也就造成了电池的型号过多使、产量过度分散,为‘后市场’也就是梯次利用带来更大难度。”
因此,“在相关产业链尚未形成完整的闭环之前,还是应该由政府来推动更为合适。”中国电池网创始人于清教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