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也正是了解这些小区车库在智能化改造后,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住房保障中心决定把电动车充电智能系统应用到保障房小区。
住在保障房小区的居民,经济条件有限,电动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可把电瓶拎到楼上充电,费事费力,从家里拉根电线到楼下又不太安全。为解决这一难题,最近,我市住房保障中心联合常州房投公司,调研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目前方案已通过论证,将率先在正在建设中的保障房小区金安家园试点。
前段时间,市住房保障中心走访保障房小区,听到不少住户反映了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在老小区也同样存在,上半年,机械二村、天皇堂弄小区等尝试进行了电动车车库智能化改造,几个月用下来居民感觉非常不错。
昨天上午,记者在天皇堂弄小区的车库看到,经智能化改造后,电动车进出车库、给车充电都是凭一张智能卡。目前,车库设有30个智能充电插座,每次充电只要刷下卡,把车开到显示的编号位置就能充电了。一次充电6小时,费用1.8元,充完自动断电。
也正是了解这些小区车库在智能化改造后,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住房保障中心决定把电动车充电智能系统应用到保障房小区。
住保中心总师办副主任张益纯告诉记者,他们准备直接在新建保障房小区建造系统,一步到位。“青龙西路与龙城大道高架交汇处的保障房小区金安家园,目前施工已进入尾声,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我们打算春节后第一个在这里安装电动车充电系统,小区交付时就能同步投入使用。”
张益纯说,金安家园小区共12幢1526户,每幢住宅楼地下都有非机动车库,届时都会安装充电系统。“至于每个车库装多少个充电插座,还在论证中,一般是按1比5的比例,如一幢楼200户人家,会考虑装40个插座。”
如果金安家园试点情况不错,今后我市还会在其他保障房小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