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给我们列出了几剂“药方”:
第一,政府应该规划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
“现在我们政府各个部门可以说意见不一致。有的部门认为汽车应该多发展一点。有的部门认为应该少发展一点。而且有一些时候,个人说了算。某部发言人在大会上讲,汽车应该放开股比,他研究过吗?他代表谁说?有一位政府官员说,汽车我看就是2200万,不可能再高了,是个人意愿还是权威判断?没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对汽车产业发展目标要规划好。”
董扬的观点是:汽车是一个发展空间比较大的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强,所以应该支持“发展快一些”。
第二,如何解决汽车带来的负面因素。
“我们平均保有量还是世界保有量的一半。但是我们遇到了很复杂的问题。比如说拥堵的问题,比如说污染的问题。原来我还和人争辩说汽车不是主要污染源,我现在不敢说这个话了。反正你有份,在北京你一大早起来看到雾霾,你自己要惭愧一下。”
随着生活水平和预期目标的提高,人们对私家车的需求与城市交通以及节能减排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董扬认为不能一刀切,“我们的排放达到什么水平,对应环境需求,排放达到什么水平,对应能源问题,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都要考虑好。”
对于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董扬强调不能回避也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进行科学管理,“作为一个汽车大国必须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管理好这些问题。”
现在全球都在关注动力电气化,所以我国政府也开始引导,但是“对于移动互联(车联网)重视不够”,董扬坦言“现在政府对产业影响力太大”造成的。当然,国有汽车品牌在路线创新上缺乏主动性,恐怕已是老生常谈了。
对于热炒的“自动驾驶”,董扬泼了盆“冷水”:“如果说我们70%的车是自动驾驶而30%不是(自动驾驶)。我相信效果就体现不出来。如果说有人上车发现那个车不敢撞你,肯定就会有人乱开车,交通很快就会拥堵。”但他也支持从生产和技术上我国也要做好准备。
第三,中国自主品牌何去何从?
这两年来自主品牌销量的“N连降”令人揪心,中国品牌是不是可有可无?董扬透露,去年“有一位官员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如果说不考虑中国品牌你不要规划了,只要让政府制定一个收税的方法就可以了,不需要一个产业办法。”
“中国品牌和外国品牌在中国的生产,生产过程中对于财富的分配,对于经济的拉动,对于科技的拉动,对于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只有外国品牌,没有中国品牌。”他认为拉美国家陷入“中等发达陷阱”,就是因为他们的支柱产业不受自己控制造成的。
一向力挺自主品牌的董扬表示,“我们不是要关上汽车的门,而把开放更加深化。”他认为中国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对经济科技的拉动,对产业安全才好。“而且我觉得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基础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在这些方面继续开放。”
他建议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战略指导下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它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要符合国家的长远目标
第二要长期稳定
第三应该科学
第四一定要解决地方政府疯狂招商、而不注重市场的问题
在畅谈了政府在汽车产业中应该做的工作之后,董扬同样给企业指出了“毛病”:
第一,当然离不开新能源汽车了,董扬认为不能再单一企业或者单一行业“单干”(小编注),中国品牌、合资合作都要从国家战略出发。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发展都要从国家战略发展。
第二,企业发展要尊重产业和技术的规律,不要只想着“产出”,一个整车企业搞房地产、矿山、农机……你的目的什么?像某自主品牌的企业文化十几年了都是一句口号“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挺好,而那些换一个领导就换一个口号的企业,怎么能让消费者信服呢?
第三,汽车企业有四个方面“不能再做了”:不要光想着“抓住机遇”(其实就是跟风);不要投“政府领导所好”;不要钻空子;不要逆潮流而动。
在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汽车第一产销大国之后,中国汽车产业也暴露出自主品牌技术发展乏力、(交通)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产业发展缺乏规划性等缺陷。如何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已成为所有中国“汽车人”必须直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