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莱芜市公安局、综治办、建委、经贸委、工商局、质监局六部门联合举办的以“群防群治、护车安民”为主题的自行车被盗专项整治现场咨询活动,在全市的广场、学校、居民小区等20个宣传点举行,并将40余辆被盗自行车发还给失主。这标志着我市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自行车被盗成老百姓心中永远的痛:半数以上家庭有自行车被盗经历
从今年3月起,我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经过一个多月的专项整治,我市共破获盗抢自行车刑事案件31起,查处治安案件26起,打击处理盗窃、抢劫自行车的违法犯罪人员23人,捣毁非法销售自行车窝点3处,收缴自行车99辆,其中电动自行车32辆。
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自行车被盗案件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发生自行车被盗案件164起,被盗自行车180辆,其中电动自行车135辆,普通自行车45辆,而未报案的自行车被盗数量至少是报案数量的一倍以上,仅今年3月份,就接群众报案50起,被盗自行车67辆。这些数字仅仅是立案统计数据,实际上被盗的自行车远不止这些。许多人由于自行车价值较小,不去报案。
据抽样调查,半数以上城市居民家庭有自行车被盗经历。“自行车被盗是一个历史性的老大难问题。”民警发出如此感慨。但它涉及千家万户,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之一,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会诊”自行车被盗案件高发原因
民警告诉记者,自行车被盗案件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一些地方对自行车被盗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估计不足、重视不够。其次是自1996年对自行车不再打钢印发证后,相应管理措施没有跟上,自行车管理处于停滞状态。再者,不少社区、街道缺乏自行车存放场点和看护力量,给犯罪分子盗车留下可乘之机。另外,一些群众贪图便宜购买赃车,形成恶性循环,客观上也纵容了盗窃行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市民见到偷自行车的人,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别说制止,就连吆喝一声都难。民警说,一些盗车贼正是利用这种“不管闲事”的心态,在众目睽睽之下作案。如果现场有人高喊一声,贼往往会心虚逃走。
群防群治,斩断偷车黑手
专项行动开始后,民警在深入辖区进行宣传发动、排查摸底的同时,还对旧自行车交易市场、废旧收购点、自行车修理点、出租房和易窝赃的场所进行了排查,全面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查处了一批自行车盗窃案件,打掉了一批作案团伙,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收缴了一批被盗自行车。同时,加强了社会巡逻防控,并指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
“走着坐着寻思,大家都快成‘电动车迷’了。”巡警支队巡逻大队一位民警介绍。在这次专项行动中,民警们留心观察,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民警在巡逻时,只要发现电动车电锁上不插钥匙、一个劲地用脚蹬、电池是新换过的等可疑现象,就上前盘查,近一个月来,已用这种方法抓获盗窃、抢劫自行车违法犯罪人员5人,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偷来的电动车必须先更换锁具,配充电器,还有相当一部分电动车被盗是发生在晚上,电池被车主拿到楼上充电,窃贼就得先将被盗车推到配件门市部配电池。针对这种情况,民警对莱城100余家电动车维修点、配件门市部进行了布控,抓获盗窃团伙2个34人,收缴电动自行车5辆、自行车11辆。
加大对自行车交易市场、修理点和废旧金属收购行业等特种行业的检查、管理和查处,堵塞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据了解,这是警方在下一步打击自行车被盗专项行动中,要采取的措施。
“千万不能3月至7月集中抓,过了7月没人管,车子又开始丢了,如果这样老百姓会失望的。”很多市民希望警方能把这项行动长期有效地抓下去,而不是搞一阵风的运动。
“我们一定不辜负群众的期望。”市治理自行车被盗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专项行动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绝对不是一阵风,而是长期治理。
“打击盗窃自行车人人有责,市民有义务有责任举报盗窃自行车等犯罪活动。”这名负责人说。警方希望知情群众能积极举报犯罪线索,会严格保密举报人的个人信息。
市民发现自行车电动车被盗多发地点、赃车交易地点,可向市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举报,举报电话为6287275。[$page]
市民期盼:“是该治治了!”
自从2月28日自行车交易采取实名制、六部门联手专项整治自行车被盗行为、群众举报自行车被盗有奖的消息传出后,此事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是该治治了。”4月14日上午,这是记者在活动现场听群众说的最多的话,大家都认为这次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搞得好。
市民苏先生说,自行车是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一旦被盗,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而连续被盗会令人产生不安全感。
市民柴女士说,她一家三口已经被偷5辆自行车,就没敢再买。可是,她家到单位没有直达公交车,只好坐一段走一段,很不方便。她希望警方持续打击偷盗自行车问题,她可能会考虑重新买车了。
退休教师陈先生认为,要是有关部门一直对自行车进行有序管理,并对盗车行为持续打击,也许自行车被盗问题就不会像今天这么严重了。“感谢中央重视这个问题。我相信,以后很少有人会购买‘黑车’了。”
民警困惑:市民丢车不报案,赃车认领发放难
“真不敢相信,民警打电话让俺来领车!”当天上午,市民亓女士从民警手里接过被偷的电动自行车时,连声称谢。有40多名市民和亓女士一起,在府前广场“护车安民”宣传点上领回被盗自行车。
在这以前,亓女士已经是丢过两辆自行车、一辆电动车的“丢车大户”了,且从未报过案。4月9日,她花1900元买的电动车又被盗了,看到门口张贴的开展自行车被盗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她报了案。十几天过去了,她有点不抱希望了。谁知4月13日,民警突然打电话,让她来领车。
查处赃车后,警方还面临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赃车的认领发放工作。因为同品牌同款式的自行车实在太多,而且不法分子会将赃车改装后销售,前来认领的市民很难证明他们就是赃车的主人。即使失主能说出被盗自行车的特征,也会出现一辆自行车多人认领的现象。
推行实名制,有人叫好,有人质疑
自此次专项行动起,将逐步建立自行车购销实名制,即在自行车销售环节实行实名制,明确自行车购车人的“所有权”。自行车销售企业需要登记购车者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及车辆信息,建立自行车信息管理系统。
这些新举措究竟是否有根治自行车失窃的功效?记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被偷过3辆自行车的倪女士欣喜地认为,自行车编码制度,其实就是对多年以前自行车钢印制度的改进。现在自行车被偷了,大部分会被改装出售,再找回来几乎不可能,采取实名制后,一旦丢失,认领和寻找都更容易。
一些经营商户表示这种方法暂时还不适合,真正执行起来的可操作性不大。在花园路经营某品牌电动车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要求顾客出示身份证并登记身份证号码,恐怕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毕竟这些都是个人隐私,谁都不会轻易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住址。其实买车和卖车都是相当简单的事情。一辆电动自行车也不过1000多元钱,普通自行车二三百元钱,根本没有必要搞那么麻烦。”
“这又不是到银行存钱,再说谁能保证我的信息不被泄露出去?这些卖车的说不定哪天就不干了,就是车丢了还真能找回来吗?多少汽车、摩托车丢了都找不到,自行车就更难说了。”几位正在挑选电动车的顾客,当听说买车要出示身份证时,都不愿意让素不相识的人知道自己的个人资料。
实行实名制到底有没有效果?民警告诉记者,从已经实行了实名制的一些地市反馈的信息来看,自行车被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遏止,效果非常明显。实行实名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管理部门、销售商家和购买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就像以前银行刚刚开始实行实名制存款时,也曾有过反对的声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也就慢慢适应了。
防自行车被盗市民出高招
市民也越来越意识到,有效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并不单单是公安机关一家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治理。部分市民除了讲述自己车辆被盗的经历,还就如何防盗提出了不少好点子。
■“就猫避鼠”防盗术
市民李先生是邮政局的投递员,在有了两次丢车经历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不丢车的窍门——停对地方。李先生出门办事时,如果一时找不到自行车保管处,他的自行车不是靠近交警执勤岗亭停放,就是摆到有保安站岗的单位门旁。从此以后,他的车子再没丢过。李先生戏称这叫“就猫避鼠“防盗术。
■锁要“高质量”,小偷难撬断“那些便宜锁,小偷用钳子一夹就断了,撬好锁他们就要费一番工夫。”邮电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张先生介绍,如果使用好锁,小偷一看就不会去偷,原因是锁比较难撬。
■发动社区力量齐抓共管
市民景先生认为,如何防范自行车频频被盗,除了政府部门严厉打击和市民加强自身防范外,还应该发动社区力量齐抓共管。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