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丘因推行三轮车、电动四轮车政策致使大面积商铺关门,商丘也一度成为行业人热议的城市。听说商丘最近出了三件事,第一是疏通河道,第二是店铺招牌全部统一尺寸,第三才是电三轮的整治。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是电三轮必须整治,政府出台如此政策到底该还是不该?
声音一:应该支持这样干
“来过商丘的人对商丘的印象只有三个字:脏乱差,满大街无牌照的电三轮就是最好的证明,尤其是火车站居多。”笔者联系了身处商丘的小孙,他表示对电三轮的规范整治既可以避免火车站旅客被“宰”情况,也可以从整体上塑造城市的形象。
据了解,商丘目前正处于开发建设当中。政府整治的目的是要还商丘一个顺畅的交通环境和整洁的市容。
从河南地区电动车分布来看,商丘也是极为重要的地区,电动车的市场还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电动车作为当地的一个产业,政府的出台政策进行规范引导,反而有利于电动车行业发展的更为健康,走的更长远,在商丘的电动车产业还没有形成大规模之际,及时“祛病”更利于行业健康。
“政府除了整治更应该加快配套方案的执行,如牌照的发放,车辆保险的实施。”有观点认为,如果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辆车都有身份识别标识,出了事可以找到车主,这样既能降低交通事故率和电三轮的“人性”行为,何乐而不为!
声音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据了解,商丘市政府之所以出台政策是因为今年上半年涉及三轮车、电动四轮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全年交通事故总量的47.86%,亡人事故占交通事故总量的70%以上,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市交通的乱点。
“如果仅凭上述数据就把电三轮一棍打死,未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