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过去五年里,微型电动车凭借持续增速的市场投放量以及销售业绩,给电动车市场交出了一份惊人的答卷。
(中国电动车汽车网综合报道 桂良)在过去五年里,微型电动车凭借持续增速的市场投放量以及销售业绩,给电动车市场交出了一份惊人的答卷。通过对山东市场的调研结果进行推算,早在2014年,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就在公开场合透露,中国微型电动车市场容量达到1.5亿辆。微型车自在国内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并未与国外相似的“邻里车(低速电动车)”一样获得法律上的“准生证”。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国内微型电动车在发展中经历过一些地方政府的层层限制、外界质疑,甚至被诸多媒体不断曝光种种负面信息。但在整个过程中微型电动车却表现得越挫越勇,不仅在技术、售后服务、销量等方面连续发力,在寻求政策支持上也频频发声。
被曲解的“小作坊”撑起一片大市场
微型电动车主要兴起于我国的三四线城市,在我国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刚需凸显。截止目前,微型电动车在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各自粘性颇高的用户群。公开研究资料表明,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女性上班族、退休人员、商贩、村民等,在实际生活主要被用于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学、购物、进城办事、充当出租车等等。
2010年左右,在国内汽车生产领域一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原本从事摩托车生产或者小型配件生产的企业掀起一阵制造“汽车”热,而产品多集中在微型电动车(或低速电动车)。相比汽车产业生产的四大工艺(冲压、锻造、涂装和总装),微型电动车生产企业一度被外界视为“小作坊”。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近日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并不认为所有企业都需要四大工艺,相比之下,他认为企业只要保持各自的特长,相互合作是应当被允许的途径。
近日,在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期间山东唐骏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正亚向外界透露,保守估计2015年微型电动车行业产销量将突破50万辆,产值可达到160亿元。宋正亚用“野蛮生长”来形容自2008年以来我国电动微型车的增速。据了解,紧靠市场拉动,2014年微型电动车销量达到40万辆,而截至目前微型电动车市场投放量大约为100万辆。以我国最大的微型电动车市场山东为例,2014年仅山东省就产销微型电动车20万辆,同比增长67%。
总结见诸各家媒体报道的信息不难发现,自2009年微型电动车走向市场至今,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无论最初外界给出了怎样的偏见,立足今天的市场,人们很难用一句“小作坊零敲碎打”来描述微型电动车生产企业。经过长期的市场积淀,如今微型电动车行业兴起了诸如御捷、时风、唐骏、雷丁、道爵、宝雅等一大批的优质企业,而在地域分布上这些企业也相对比较集中,正在以“军团”的形式迅速占领微型电动车市场。在政策前景尚不清晰的今天,山东德瑞博新能源汽车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伦甚至抛出“没有消息、没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消息,最好的政策”的结论。
微型电动车发展至今,其市场究竟有多大?纵观整个微型电动车的发展不难发现,与其它新能源汽车相比,微型电动车发展到今天,依靠的是市场拉动,而并非国家的投资与财政补贴,其自发性极强。目前在市场容量上虽然缺失官方数据,但业内人士、相关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都给出了可观的预测。按照刘刚的说法,中国微型电动车的市场容量达到1.5亿辆,未来一旦市场放开,5年内或将给中国带来7.5亿元的GDP。
“折腾”不止 越挫越勇的“孩子”
眼下,虽然微型电动车在市场中表现了极强的适应能力,但不少业内人士依旧将其视为“孩子”。在2014年天津汽车产业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力挺微型电动车发展,并极力呼吁应当给微型电动车一个通道。赵航分析称,当下微型电动车不仅形成4、500万的实用规模,还具备很强的生产能力,因此他形象的称,“孩子都生出来了,如果它掐死,那是犯罪。”
如果微型电动车行业果真如大家所言是个孩子,那他注定是个一直折腾的孩子。一直以来产品的生产标准、市场准入、路权管理、车辆的注册登记、牌照管理、驾驶证及保险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微型电动车企业、经销商与终端消费者。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上路的微型电动车,绝大多数都是“裸奔”,无证无牌已是一种默认的潜规则,甚至有经销商以此作为便利条件,吸引终端消费者。
据了解,截止目前微型电动车并未列入法定交通工具,也没有纳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获得全国性统一的法规法律规范,对微型电动车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张急需解决的“准生证”。而“国标”的缺失,导致微型电动车准入门槛低,质量良莠不齐,山寨严重,这些都成为其成长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问题。由于管理困难、交通事故频现,微型电动车在投放市场中也遭到不少地方政府的强行禁止。
但一则被业界称为利好的消息证实,在全国性的政策迟迟未出台的情形下,截止目前已有14个省市为微型电动车解禁(详细汇总见下篇:《全国微型电动车解禁详情汇总》报道)。毫无疑问微型电动车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倒逼一些地方政府直面问题与市场,毕竟对地方经济而言这是一块蛋糕,当下切分还为时不晚。
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在此之前微型电动车一直剑走偏锋,其市场扩张的过程并不像一些新兴产业那样令人趋之若鹜,相反迫于地方法规的压力只能选择暂时退场。游走于灰色地带对微型电动车行业而言依旧是未能破解的难题。
需求和市场都摆在面前,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效益,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山东成了喝“头啖汤”的。2014年6月份,山东省行业协会系统发布了“山东小型电动车行业标准”、“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关于山东省小型电动车实施车辆保险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等规范性文件。在规范微型电动车行业发展上,山东无疑走在了最前面,这也恰恰体现了市场的倒逼力量。对微型电动车行业而言,这是一张来之不易的“准生证”。
对微型电动车行业而言,今年以来频频传来利好信息。7月5日,中国微型电动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成立的现实意义在于正式启动了中国微型电动车标准制定工作。据了解,标准制定的工作自本月起开始,今年9月30日到12月10日将公示标准讨论稿,12月20日至30日进行专家评议,计划于2016年6月正式通过并发布。自2013年开始媒体预测国内微型电动车发展的分水岭,但最终都不得而终,如今这个结果似乎又渐渐清晰。而在此之前,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也在5月28日启动了《我国基于中小型电动车的 “国民车计划” 研究》。
总结这些年,各方力量为微型电动车行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并不少,但结果却并不乐观。接下来对整个行业而言,等待的过程也许是最难熬的。
企业向高层发声 微型电动车概念不断升温
上亿辆的市场需求容量,这个数字并不是鱼龙混杂的行业可以扛下的。对微型电动车企业而言,他们急需一个明朗的政策,并借此实现行业洗牌,寻求企业发展的质变。在此种情况下,核心企业发声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梳理现有的公开报道不难发现,行业内规模化的企业都在不断地争取这样的机会,通过向高层表达意愿,以达到寻求政策放开的目的。拥有天能动力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等多个头衔的张天任已经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上提议发展微型电动车。他认为如果突破政策瓶颈,微型电动车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产业发展也将带动更多的就业及经济增长。
张天任的建议是,国家对微型电动车适当放开政策,实行产品准入从严,企业准入从宽的管理原则,开发适应老百姓消费能力的微型电动车。同时,他还主张将微型电动车纳入中国道路交通规划中,列入法定交通工具,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在媒体早期公开报道中,甚至抛出其这样的观点:留住两会蓝,微型电动车应该跑起来。
2015年两会期间,同样身为人大代表、山东时风集团董事长刘义发提案鼓励小型电动车作为“国民车”发展(详见中国电动车网3月4日报道http://news.cdc.net.cn/newsview_58364.html)。刘义发认为眼下国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车”,认为小型电动车可以作为“国民车”发展,并建议尽快规范行业生产。而无论是行业内还是一些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一致认为,微型电动车具备充当“国民车”的潜质。
一言以蔽之,微型电动车这五年,虽处尴尬,但却越挫越勇,究其原因,需要的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