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新能源汽车骗补被指行业潜规则:有地方政府配合

2016/4/19 中电动车网 阅读:12013

『导读』一项波及25个省市、涉及90家新能源车企、持续两个多月的专项清查,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一项波及25个省市、涉及90家新能源车企、持续两个多月的专项清查,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专项调查的原因,是几年来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持续大规模的补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仅2015年,新能源汽车央地双重补贴累计相加,就达千亿元之巨。

 

数字庞大的央地两级财政补贴,催生了一些依据财政补贴而设计的“商业模式”。2016年1月,多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然为零或较12月大幅下挫,这些突然消失的订单备受外界质疑。

 

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调查始自今年1月21日,当日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据报道,选定浙江和江苏两省为重点清查区域。

 

4月15日,负责浙江地区调查的财政部浙江专员办督查处处长戴锡娟向记者确定,专项行动的现场走访阶段已结束,“正在形成最终结论报告,总体情况还好,但暴露出不少问题。”

 

众泰汽车一位高管向时代周报确认,公司接受了核查,但暂未得到核查组反馈。“众泰是行业标杆,不可能干骗补的事。”该高层称,“(众泰)不会有被查出有重大问题,由于结论没公布,还不能说太满。”

 

财政部网站消息显示,浙江的调查主要在杭州和金华,均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杭州是吉利汽车、万向集团、康迪汽车等企业总部,金华则是全国知名的汽摩配生产基地,具备整车和汽摩配兼备的完善产业链—众泰汽车、青年汽车的总部均在金华。

 

“据我了解,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在90家被调查的企业名单之中。”一名接近工信部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调查中甚至显示或存在部分地方政府配合企业骗补等恶劣情况。

 

四部委的调查结果震怒了国务院,也震怒了一再力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层。2月24日,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完善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督促落实不得对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的要求,破除地方保护,打击“骗补”行为。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主持调查工作的是国务院一名负责工业的官员。

 

调查结果将于本月内公布,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新能源客车补贴降幅最高将达50%。谁在骗取巨额政府补贴?冀望用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的政府补贴,到底有多少真正用于研发?2015年累计生产37.9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4倍的惊人数字里,孰真孰假?

 

一切答案都即将揭晓。

 

2015年央地补贴近千亿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管新能源汽车还是也曾爆出骗补丑闻的家电,任何一项动用国家财政进行补贴的项目都会被调查,有国家审计署及其下属单位调查,还有财政部追踪对账。“这次的事情比家电骗补还严重,把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金骗走,会让真正要研发的企业无钱可用,所以上升到了国务院直接牵头调查的层面。”一名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官员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此专项行动的工作,具体包括到对整车产品参数、技术文件、生产过程、销售环节等进行详细的核查,同时对已经实现销售的车辆和客户进行了现场检查,核实购置年限、里程数、车型等重要信息。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是否投入实际运营、是否存在闲置、生产企业与重点采购客户间是否存在售后回购、虚假交易。

 

“没有补贴,做不起来,但补贴对象、补贴方式、补贴额度和补贴时间,都需要讨论,”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政府正在校正自己的保姆心态。”

 

一直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崔东树则通过机动车合格证等各种专业材料统计得出结论: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补贴近1000亿元(包括中央与地方)。其中,商用车(包括客车与货车)获得的补贴在800亿元左右。

 

在2013-2015年的国家补贴政策中,补贴标准按车长划分,以最高标准的纯电动客车为例,补贴分三档:6-8米补贴30万元,8-10米补贴40万元,10米以上补贴50万元,2014-2015年分别在此基础上退坡5%和10%。各地补贴标准基本按照与国家1:1配比。

这意味着一辆6-8米中巴,央地补贴相加达60万元(2015年央地叠加补贴为54万元,退坡10%)。高额补助带来市场的非正常增长: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6月起,纯电动商用车的销量几乎出现了翻倍式增长。2015年6-12月的销量分别为6218辆、6395辆、6446辆、11400辆、19600辆、30900辆、57800辆。仅半年时间,销量就猛增了9.3倍。

 

政府补贴高于企业利润两倍

 

涉及新能源客车生产的有多家上市公司。

 

以宇通客车为例,年报显示,2015年该公司获得了68.56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其中纯电动客车补贴52.345亿元,插电式混动客车补贴16.22亿元。年报显示,2015年宇通客车净利润为35.35亿元。这意味着,宇通客车2015年所获得的客车补贴接近公司净利润的两倍。

 

此外,根据宇通客车的应收账款情况显示,公司尚有32.69亿元的新能源客车补贴尚未到拨付时间。如果到达拨付时间,宇通客车的新能源客车补贴数额累计将达到101.26亿元。

 

4月16日,宇通客车董秘徐建生以“在国外出差中”为由婉拒了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要求,并强调称“(宇通)不存在骗补行为”。

 

对于所有做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政府补贴已越来越像一剂麻醉剂。

 

例如比亚迪,年报显示,该公司2015年收入为406.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收入193.4亿元,销量为5.8万辆(含K9电动大巴),同比增长208.13%。年报显示,比亚迪2015年营业外收入中的政府补助为5.81亿元,还没算上央地补贴。由于各地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不一,因此无法精确计算出比亚迪去年依靠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多少补贴,据第一财经日报估算,比亚迪去年获得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预计超过36亿元。

 

再如客车行业的领头羊金龙汽车,2015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25.21%,这其中新能源客车业务为业绩助力最大。今年1月,金龙汽车前任董事长廉小强曾公开表示,公司新能源客车销量同比增长500%。

 

由于金龙汽车尚未发布年报,其去年全年获取的新能源补贴数额尚不得知。不过其三季报的披露显示,其预收账款期末余额8.51亿元,较期初余额增加了4.56亿元,公告表示“预收账款增加主要是本期预收新能源车补贴”。值得注意的是,3月29日金龙汽车旗下苏州金龙总经理吴文文离世,此后两天廉小强辞职,一周后被爆出廉小强正接受组织调查。苏州金龙副总经理黄书平以“联系公关负责人”为由挂断时代周报记者电话后,再未接听电话。

 

左手卖给右手的游戏

 

为拉动当地经济,地方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投资有着极大热情,成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第二阶段的最显著特征。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全国各地新建的新能源整车投资项目多达30个,投资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总规划产能超过300万辆。

 

“骗补是行业潜规则,地方政府靠补贴吸引企业落户拉动当地投资,企业借助政府补贴美化财务报表,进一步融资做大规模。”4月17日,金华青年汽车一位前工程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青年汽车曾在北京奥运会公交车采购招标中中标1000多台。

 

地方政府的补贴支撑了企业的财务,获得的资金又用来购买设备,从而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几乎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浙江拥有包括吉利、众泰、万向、康迪在内的一批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从整车、关键零部件到充电设施制造与建设、示范运营等环节,都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2015年,浙江省新能源整车产量约为7万辆,占全国1/5。

 

杭州还获得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权,政府主打的是环保牌,从2016年起,杭州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购(杭州在2014年开始汽车限牌),也不再限行。

 

杭州在2010年开始推行新能源汽车,2013年推广新能源汽车3680辆,纯电动客车主要采购自万向集团和青年汽车,纯电动出租车主要采用众泰朗悦、海马普力马两款车型。

 

除客车领域,在杭州市的主要路段和地铁公交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有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微公交”站点。用户办理一张使用卡,即可刷卡取车,2人座的价格是20元/小时、4人座25元/小时,另有日租、周租、月租、年租等方式。

 

“微公交”这一形态为杭州所特有,这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以及长租业务异军突起。“微公交”项目的运营者为浙江左中右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左中右”)。

 

左中右由康迪汽车与吉利汽车发起成立,其中康迪汽车占比9.5%,康迪汽车董事长胡晓明个人持股13%,吉利汽车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持股9.5%,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个人持股4.8%。康迪科技原总裁助理饶正华担任左中右总经理。

 

2013年至今,康迪共生产了4万多辆纯电动汽车,销售3.8万辆,其中出售给左中右2.8万辆,约占总销量的74%。

 

2015年,左中右投放4806辆康迪牌纯电动汽车用于分时租赁项目,因此获得2亿元地方财政补助。

 

康迪汽车近日公告称,康迪电动车集团获得财政部对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预拨资金共计3.645亿元。除中央财政补贴外,据财新报道,杭州市政府还给予“微公交”一次性奖励2亿元。

 

左中右主打“微型纯电动车的产品定位+分时租赁的运营模式+换电模式”,整车企业全资或参股汽车租赁公司,以政府补贴框架内的低端产品切入市场,将自己生产或外部采购的电动车产品,从“左手”卖给“右手”的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