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拒绝电动车治理“懒政” 禁电重灾区广东实行电动车分道行驶

2016/7/13 中电动车网 董丽雪 阅读:28205

『导读』毋庸置疑,全国保有量达到2亿辆的电动车早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中国电动车网 记者 董丽雪)毋庸置疑,全国保有量达到2亿辆的电动车早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尽管数目庞大,关系重大,电动车的存在却一直是相当敏感。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于电动车的态度实在简单明了:就算不是明令禁止,也绝对不会主张鼓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年4月广东深圳声势浩大的“禁摩限电”。第一阶段的“禁摩限电”专项集中整治行动,首日就查扣摩托车、电动自行车3406辆,拘留322人,非法营运人员采集107次。一时间行业震荡、人心惶惶。好在形势最近有了好转。在“禁电”懒政遭到强烈的舆论反弹之后,一部门城市逐渐开始转变策略:由堵到疏,制定一系列针对电动车的管理办法。

 

1.png

 

以“禁电”最严厉的广东省为例,电动车上路问题着实经历了好几个起起伏伏的阶段。

 

早在2006年11月14日,广州市就发布了《关于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的通告》,严禁广州市民使用电动车。一直到2014年,《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正在市法制办官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针对非机动车和摩托车,《条例》首次做出“禁售”、“禁油”、“禁行”、“禁停”、“禁坐”等规定。可以说,“全面封杀”电动车的广东绝对是“禁电”重灾区。

 

到了2016年2月29日,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组织召开“广东省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申报工作准备会”,会议针对前期各部门对上牌工作的反馈意见进行集中讨论并达成一致,3 月将正式启动目录申报工作。

 

许多人将其解读为广东电动车终于允许上牌照了,可实际上,时隔不到一个月,深圳市交警局就宣布从3月起到6月底在全市范围开展禁摩限电源头治理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也就是人人谈之色变的“深圳禁摩限电”。

 

在被称作史上最严“禁摩限电”的深圳电动车整治搅乱全国舆论,激起民怨无数之后,深圳政府顶不住压力,表示接下来会调整电动车管理办法。

 

目前,广东省在3个地级市——湛江、惠州、汕头,开始试点为符合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划分行驶车道。

 

2.png

 

1、湛江

 

湛江自2014年底开始,主干道逐渐重新分配路权。比如首条改造的椹川大道,机动车道由原来的3.7米“瘦身”到3.25米;设置公交专用道,划出独立电动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拓宽到近7米。

 

2、惠州

 

惠东大道预计近期将动工,改造后,将分出三车道作为机动车道,辅路取消路侧停车,变成非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上允许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等行驶,以后还将在路上增加标识,引导电动自行车靠一侧行驶。

 

3、汕头

 

此次调整了路面标志标线,海滨路3条车道的最外侧车道被用蓝色和橙色的地标区分,分别作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车道和自行车车道。车道之间没有硬隔离装置,交警会在路口引导。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金龙表示,这几个试点城市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模式值得肯定,打破了一禁了之的管理模式,采取“以管代禁”的综合手段,是政府部门从简单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不仅如此,深圳交警在7月5日召开发布会,发布“互联网+交管业务再升级”行业解决方案,称通过强化与支付宝城市服务等第三方平台合作,逐步实现数据公开,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互联网+交通管理创新”带来的便捷。这意味着:深圳有望实施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制度,公共交通不发达区域可上路行驶,前提是购买保险,并佩戴安全帽。

 

尽管只是小范围试点,尽管试点成果还不明显,但不再一味禁止电动车上路就是好兆头。从广东省电动车管理办法的转变也能看出一个全国性趋势: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宽容对待电动车,并抛弃“懒政”,出台一系列专门的管理办法。事实证明,电动车上路的确需要管,也可以管,关键在于做到“以管代禁”、“以疏代堵”。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