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网记者 林台)日前,首批小量“7号电单车”在深圳市南山区投放。
但刚被投放市场不久,深圳市交警局就接到“市民”投诉。
据了解,深圳市区各大干道基本限行,社会车辆无法上路行驶,能在限行道路上行驶的只有备案后的快递等民生车辆。
1月6日,深圳市交警局通过其官方微信号对外通报,深圳交警已经对百和光公司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共享电单车投放在限行道路违反了深圳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与深圳市管理政策不符。”
而运营方也承诺会在2天内将所有投放在南山区的400多辆“7号单车”收回。
“7号电单车”在深圳的流产,只是国内目前电动车在共享市场上发展受阻的缩影。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封杀”电动车的背景下,共享电单车究竟能走多远?不少人士,包括小编在内,表现出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与共享电单车互补的产品线,共享单车在城市的发展则顺畅的多。据报道,摩拜单车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投放。Ofo单车上线至今,已在19个省市22座城市的200多所高校成功运营,并在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开始城市运营。
与共享电单车截然相反的是,在人流越密集的大都市和地区,共享单车越受欢迎。资本方也仿佛发现了一片蓝海,先后投入巨资支持。
据媒体公开报道,摩拜单车近日宣布完成D轮融资,融资数额达到2.15亿美元,约合人命币15亿元。Ofo单车至今也进入到C轮融资。据统计从2016年至今,双方共融资十轮,融资规模已达数十亿元。
资本和市场对共享单车的热捧,让拥有超2亿用户的电动车感到十分“不自在”。不过因为多带一个“电”字,两者的命运截然不同。电单车在大城市发展共享经济模式,除了运营成本更大外,更重要地是要面对政策的“围剿”。
单车的共享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电单车则是满足最后“十公里”出行解决方案,两者既有互补性,也有替代性。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很少有人愿意骑行笨重的自行车超过五公里。基本上超过三公里的路程,市民都会选择自行车以外的出行工具。此时,电单车对这层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应景的选择。
即使投放到市场上的电单车,完全符合1999年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城市管理者依然可以找到各种理由绞杀电单车。否则,依靠行业带有原始的野蛮生长力量,在各大城市,电单车早已遍地开花。
低端、低质是人们经常性吐槽电动车时,贴上的标签。好不容易,赶上了一个全民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共享经济的风口,电动车或许能一举越上这档创业创新的风口,可惜难逃政策上的束缚,还没成长,就已“折翼”,完全没有“驰骋飞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