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互联网电动车品牌新秀小鹏汽车Beta版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继乐视、游侠、小米之后的又一互联网造车企业,该车定位为紧凑级SUV,采用纯电驱动,厂家称该车最快将在2017年年底正式上市。反观之前的几款互联车型,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小鹏电动车倒是拿出了具备量产的产品,甚至在发布会后敢让媒体实测,可以说胆子真不小,那么它真的就是一台合格的电动车了吗?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想法着实有些乐观。
从技术上来看小鹏电动车的确有一些领先其它互联网造车企业的地方,例如它5.8秒(四驱版)和7.9秒(两驱版)的百公里加速和300km续航里程。根据小鹏总裁夏珩的介绍,该车电池组为三星18650的电池,能量密度为152Wh/kg,电机功率密度为14.5W/L,其他消息目前官方并未透露。
亮出了给力的动力系统,并不代表消费者就会为之买单。定价也是决定小鹏电动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小鹏Beta版车型上搭载的高科技配置来看,它的成本应该不会低,未来很难给我们带来惊喜的价格。不过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表示未来的价格不会高于特斯拉Model 3(美国的起售价3.5万美元,约合22万元人民币),但是目前小鹏汽车使用的三星电池未能进入工信部公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也就意味着使用三星电池的小鹏汽车将无法获得补贴。未来如果小鹏汽车能够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那么其最终的补贴后售价区间可能会在15万-22万元之间。在这个售价区间小鹏汽车面对的是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江淮、腾势等。和对手相比,小鹏汽车在外观上可能会略胜于对手,吸引一些年轻的消费者。但是汽车这种高价值的产品,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品牌知名度,虽然比亚迪、北汽、江淮并不是合资或者豪华品牌,但是它们的市场知名度和产品技术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就是说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可能会关注它,但并不会为之买单,而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过它的名字。
最后从小鹏给出的试驾车来看,新车在外观方面留有雷克萨斯NX的影子,内饰上巨大的液晶显示屏和特斯拉有些相似,总体而言缺乏自主的设计理念,有些照搬照抄的意思。细节方面的装配不到位,很多系统尚未完善等问题也都是小鹏汽车未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即便在产品完善之后,小鹏还将面临自己研发的部件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配合、整合供应链等等诸多挑战。不过在发布会上小鹏汽车宣称量产版样车从2017年开始就将进行小批量的量产, 2018年目标产能达到20000辆,以小鹏汽车目前200 多人的团队规模来说,这是一个不易于跨越的门槛。
综上,笔者认为小鹏汽车如果想真正的融入这个市场,必须要在车本身最核心最本质的层面,如底盘调校、行驶品质、用料做工、质量稳定可靠等“内功”上下功夫。不管怎么说小鹏汽车算是近几年互联网造车中最接近量产的一次,也是特斯拉模式在国内复制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此外截至目前小鹏已经首轮拿到1亿美金的投资,希望小鹏汽车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干实事,彻底摆脱“PPT造车”帽子,将真正的产品带到我们身边。